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婧姝
说起葡萄,耳边似乎响起那首新疆民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丰收采摘画卷瞬间在脑海中铺开。
葡萄与中国历史渊源颇深,我国的栽培葡萄是汉代由西域传来的。两汉时期,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公元前138年(西汉建元三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当时“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随后,“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由此可见,张骞从西域将葡萄带回中国,乃是有据可考的史实。
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则记录了葡萄与葡萄酒的来华史,张骞将西域的葡萄种子引进内地,并且在都城中移植了葡萄,为了食用目的,开始小规模地种植这种水果。
据报道,五世纪时,在敦煌附近的地区非常适宜这些葡萄品种的生长。但是葡萄在当时并不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而与此相应的,用葡萄酿制的葡萄酒也仍然是一种稀有的外来饮料。
直到唐朝统治初年,由于唐朝势力迅速扩张到了伊朗人和突厥人的地方,而葡萄以及葡萄酒也就在唐朝境内变得家喻户晓了。
主要用来酿酒的葡萄也在这时传进了唐朝,葡萄酒的制作工艺也随之传入内地,这种新传入的葡萄就是著名的“马乳”葡萄。最早记载了确切时间的、传入唐朝的马乳葡萄,是突厥叶护可汗的礼品。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征服高昌之后,马乳葡萄成功地移植到了长安的皇家园林之中,到了七世纪末期,在长安禁苑的两座葡萄园中,大概还可以辨认出这些葡萄的后代。到了适当的时候,它们就传播到了深宫禁苑以外的地方。
韩愈曾在诗中谴责了一座衰落破败的葡萄园主人:“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那座葡萄园究竟在哪里不得而知,但史实表明,干旱的陇右道在当时必定已经广泛地栽种了葡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