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敏飞
“免费培训上百种风味烧烤,帮助出摊指导,从摊位、经营等方面提供技术及经验指导。月入10万元,7天学会。”近日,市面上出现一些创业培训机构,利用劳动者急于掌握一技之长和赚钱的迫切心理,以高收益、培训周期短等为诱饵,招揽有创业意愿的年轻人培训,骗取费用。(1月15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在各大平台上,相信很多人都见过“7天学会”“月入10万”之类的宣传推广。在创业潮兴起的当下,类似的“创业培训”,给人一种“广阔市场大有可为”的感觉,再加上部分行业门槛低、市场大、投资灵活,所谓的“创业培训”往往打着“风险小”“回报率高”的旗号,难免让人心动。
但很多“创业培训”,只是借“培训”之名,行“骗钱”之实。明明说好不收培训费的,但却会收取材料费、工具费、资料费等,动辄就是好几万元;当你觉得这“太贵了”的时候,宣传者又告诉你,“不赚钱退钱”“达不到预期退钱”,继续打消你的疑虑;当你被“收割”得差不多的时候,无论你是退钱,还是投诉,基本上都找不到当事人了……这样的“创业培训”,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
这样的做法,与之前流行的一些“随进随出、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大同小异,就是利用公众“轻松赚钱”乃至“躺着赚钱”的心理,进行“各种忽悠”。对这种“创业培训”,任何时刻都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性。一个常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看似“简单”的事情,要多问几个“真的吗”?若是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市场真的很赚钱,那竞争肯定是非常激烈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市场的逻辑,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守好常识的底线,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面对“创业培训”一般的陷阱,除了个体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对监管部门来说,要加强对相关培训的监管,不断与时俱进、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机制,让利剑高悬,以形成必要的震慑力。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来说,还是要走正道,不要做违法违规的事情,不然的话,难免会自食其果。对平台经营者来说,同样需要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把关平台上的各类广告,不能发布虚假、夸大的广告,如若不然,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只有多措并举,形成治理合力,才能更好地杜绝“创业培训”收割韭菜的冲动。
总之,“创业培训”套路多,别把陷阱当馅饼。面对“创业培训”一般的陷阱,不仅需要个体的理性,更需要各相关方的努力,只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避免“创业培训”误入歧途,也才能构建更加健康积极的培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