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江 艾美丽 袁雅娜 王彬
高新技术产业,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海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在纵深建设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渐增强、结构愈加优化,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仍需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抓质量优结构、强化科技投入、优化市场配给等,为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海南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地位不断提高,核心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加速器”作用逐渐凸显。“十四五”时期是海南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五年,也是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凝聚共识、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已发展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2018年至2022年,海南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呈迅速扩大趋势,营业收入每年增长幅度在40%以上,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产业质量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产业创新升级的主力军。截至2023年9月,我省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47家。2017年至2022年,在全省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努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主体的扩容提速行动背景下,海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速达41.78%,培育质效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重点产业发展的主平台。近年来,海南着力构筑重点产业空间格局。2022年,全省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元,园区聚集效应不断提升。
目前,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产业人才短缺、生产要素成本偏高等挑战,可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抓质量优结构、强化科技投入、优化市场配给等实践路径,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完善制度,推动宏观政策走向具体实践。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为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制度红利,不仅吸引大批国内外企业在海南落户,还集聚了全球高端人才在海南创新创业,有助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价值,为海南高新技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近年来,海南先后制定了一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和“精英行动”计划,围绕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制定“一园一策”“一产一策”专项扶持政策,以及海南省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管理暂行办法,一项项宏观政策主张落实为一次次具体实践。未来,一要努力构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和财政支持措施,二要营造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环境,三要围绕上述政策推动重点领域制度集成创新,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制度体系和企业配套政策。
抓质量优结构,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当前,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在纵深建设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渐增强、结构愈加优化。下一阶段,海南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将打造“3+3+3”产业体系,分层次推进,梯度式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和现代生物医药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挖掘需求潜力,坚持创新引领,培育壮大南繁、深海、航天等3大未来产业;发挥区位优势,突出海南特色,优化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高端食品加工等3大优势产业。
培育数字经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当前国内外众多地区正加快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以形成核心力量参与国际竞争。数字经济作为海南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已被纳入海南“十四五”高新技术产业“3+3+3”产业体系布局,《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25年,海南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的目标。相关研究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相关性,数字经济将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韧性的提升。因此,面向未来,一要基于海南自身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打造与之相适应的数字产业集群,将区域数字经济规模做大做优。二要通过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汇聚海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优做强。三要借鉴其他省区市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先进经验,开展中小企业免费数字化诊断,征集国家级智能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抓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强化科技投入,凸显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赋能。一是继续强化海南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惠企政策,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统筹建设省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和载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利用科技论坛、展览展会等平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汇聚国际国内优质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网络。同时,聚焦科技人才引育,加快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布局。三是大力打造以“陆海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高地,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拓展科技创新平台和培育高新技术经营主体,带动提升全省全要素生产率,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内生动力。
优化市场配给,完善园区生产要素配套。一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提升园区、港口水电燃气配给,做到能源布局与工业发展相匹配;推进产业园区、企业直购电交易和天然气直接交易,保障企业、项目用能用水稳定。二是按照园区产业发展目标,落实工业用地、能耗等指标,解除瓶颈制约,推动园区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有机衔接。三是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按照园区功能定位,加快管网、仓库、码头、道路等物流设施建设,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快建设标准厂房、智慧园区等;加快清理园区闲置和低效用地,严格控制“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企业入园。
优化高企服务,为高企发展提供高水平金融支持。一是加快“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规范政务服务标准,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实现政务流程再造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供应链等AI技术作用,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大数据平台,加强数据有序共享,提升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三是依托海南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用足用好海南产业投资基金,按市场化方式重点支持数字经济、现代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设立和充实完善省、市县、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问题;立足产业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项目收益票据、住房租赁专项债券等,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政府委托运营主体与金融机构合作,向技术改造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加大公共财政对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通过基金的放大功能,支持更多好项目和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
【作者陈江系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海南省生态文明与陆海统筹发展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艾美丽、袁雅娜、王彬单位为海南师范大学。本文系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23RC478,722QN30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