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晓惠
白浪追逐,金滩绵延,海南1900多公里的环岛海岸线犹如一条珍珠项链,光彩夺目。作为全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海洋经济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构建海南自贸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资深工程师雷亚飞和海“打交道”20余年,在蔚蓝海面、在海洋深处……宽广无垠的“工作台”,激发了他更多关于海洋的思考。
“从浅蓝到深蓝,海南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起势良好!”雷亚飞说。近年来,海南坚持“陆海统筹”,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丰富海洋旅游新业态,构建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常年在海上漂泊,雷亚飞对海有着更为细腻的感知。他介绍,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于气候的形成及变化影响非常大。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而台风是影响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用好海洋数据做好台风预测,对于有效应对和利用台风十分关键。
今年全国两会上,雷亚飞提出了一个建议——推动海洋气象关键数据收集提升台风和气候预测能力。他解释道,要想做好台风的精确预测就必须精确获取海水表层温度,目前我国普遍将卫星遥感获取的海水表面温度数据作为海水表层温度数据。但这一海水表面温度并不是实际的海水表层温度,这就导致基础数据不够准确。
“如果能利用中国海油海上平台开展海水表层温度测量,不仅费用更低,而且数据收集传输的稳定性强,数据收集的广度和代表性强。”雷亚飞说,采用这种方式即等同将陆上气象研究外移至海上,能够有效获取影响气象变化关键数据,提升台风精确预测能力和长短期的气候预判能力。
为此,雷亚飞建议,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在中国海油各作业区,选取一到两个条件好的海上生产平台,安装海水表层温度和海流测量装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中国气象局,帮助国家气象部门实时收取海上重要气象数据,特别是海水表层实际温度情况。这将为台风的精确预测和气候预判提供数据支撑,大幅减少因台风等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损失,助力海洋经济的稳定发展。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从浅蓝到深蓝,海南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起势良好。
——全国人大代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资深工程师雷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