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绕新质生产力构建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

  □ 于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任务。

  当下,海南立足自身特色,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稳步提高了海南经济发展的质量、韧性和竞争力,也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从2019年的55.5%增长到2023年的6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7年全国第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多项指标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二是重点发展三大未来产业。海南正发挥气候温度、海洋深度、地理纬度特色优势推动种业、深海、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种业方面,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热带作物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南繁硅谷”已建成全国数量最多、空间最大、体系最全的生物育种创新平台,成为种业产业链科技创新标杆,累计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加代、培育,占全国育成新品种的70%以上。在深海方面,“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科考船、“海洋立体观测网”和“海洋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深海装备在海南落地和运行,助力我国近3年的载人深潜潜次占全球半数以上,其中万米深潜次数和下潜人数稳居世界首位。在航天方面,文昌国际航天城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正加快推进“三区三链”,即发射区、起步区、旅游区,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发展和“航天+”产业体系构建,着力打造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三是聚焦促进三大境外消费回流。海南的高端购物、医疗、教育境外消费回流亮点凸显。2023年,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购物人数675.6万人次,增长59.9%。已有378种特许药械产品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实现“中国首用”,惠及患者4万人次。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8个、在校师生超2000人,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在此开始面向中国招收本科生,系我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

  创新是海南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兴旺和经济腾飞的关键平台、载体和抓手,更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创新,让创新在引领海南发展大势、提升经济质量效益上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驱动力。

  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各类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近年来,海南的科技创新活力正在不断显现。海南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促进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发展,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18年至2022年,海南全省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5.92%,全省有效发明年均增长23.63%。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已经是众多在琼企业家经营发展的基本共识。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增速连续三年全国排名前两名,投入强度三年接近翻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明底色,各类经济要素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将不断重新配置,形成更高的产出效益。

  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资金保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要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投资基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多渠道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要鼓励支持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不断升级金融服务模式,为科技创新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海南可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优势,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强原创性、革命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方面久久为功、体现担当。

  其次,要推动产业创新,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从一粒种子,到无垠海洋,再到浩瀚宇宙,海南以科技创新赋能“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的产业创新,对于落实壮大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任务和理念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全国一流种业、深海、航天创新力量在海南集聚,形成了比较优势。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竣工。三亚海洋实验室、深空探测实验室文昌基地挂牌成立,海南量子基地开工建设。省种业实验室、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有序运行。

  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要瞄准细分产业领域,深耕优势赛道,加快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先进制造业、海洋经济等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还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做好“四链”文章,即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此外,要着力发展数字经济,依托建设“智慧海南”这一系统性工程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自贸港政策优势,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再次,要促进发展方式创新,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体系。海南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在生态环保改革方面,对全省2/3的市县取消GDP考核,发布全国首个国家公园GEP核算成果。成立了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和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并成功完成蓝碳首单交易。在标志性工程方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跻身首批5个国家公园行列。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8.5%。新能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占比超50%、全国第一,保有量占比全国第二。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达80.2%。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

  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海南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要持续提升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围绕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另一方面,要聚焦打造生态保护、增值、变现全过程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整治环境突出问题的能力,实施更多创新性的标志性工程。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让绿色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最后,要推进制度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近年来,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180多个自贸港政策文件落地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等政策使市场主体受益明显。尤其是在制度集成创新方面,海南已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40项,其中11项被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6项得到国务院大督查表扬,“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南繁种业”知识产权特区等成为海南独有创新成果。建立“土地超市”制度,破解了“项目等土地”难题。

  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要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素质,推动海南涌现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依据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学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推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要加大力度探索“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海南路径”,持续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难点堵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打破限制经济发展活力的藩篱,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社会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宣部对外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4版:本省新闻关注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7版:深读·海南
   第008版:理论专刊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009版:理论专刊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010版:理论专刊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011版:广告
   第012版:中国新闻
围绕新质生产力构建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据要素赋能海南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