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6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部门组织救援、专家远程指导、兽医协同治疗、志愿者一路护送……
众人接力守护“海棠”回家路
5月25日,保育员和志愿者为“海棠”浇水。 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 本报记者 周月光 黄媛艳

  5月24日,晚上10点20分,浙江省宁波市游客宋科威赶到三亚市。5月25日早晨5点,她赶到海棠湾,在一片偏僻的沙滩上写下:祝愿“海棠”回家一路平安。

  “海棠”是一头生活在深海的短肢领航鲸。

  1月3日早晨5点,来三亚旅游的宋科威和同伴在海棠湾的沙滩上守望日出。“突然,我们看到不远处沙滩上有一个黑影,吓了一跳。走近一看,像一条大鱼,身上流着血,鳍还微微抖动,奄奄一息。我们立即报警,同时往它身上浇海水。”宋科威说。

  在相关部门赶到后,宋科威和同伴就离开了。5月24日,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给宋科威打电话,说“海棠”康复了,将于5月25日放归海洋。宋科威立即买机票赶到三亚。

  “见到‘海棠’在水中翻滚玩耍,个头比4个月前大了许多,我太高兴了!”宋科威说,她见证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海棠”是幸运的。

  当得知有海洋生物搁浅沙滩,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立即组织救援,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保育人员带着医疗装备,蓝丝带志愿者带着水桶、担架布,亚特兰蒂斯酒店调来转运担架,海警战士准备好遮阳布。大家齐上阵,迅速为“海棠”处理伤口、遮阳、保湿、补水。那天的太阳火辣,但大家守护“海棠”的心,异常坚决。

  “海棠”生命垂危,不能直接放归大海,海棠区农业农村局调来铲车,大家一起把“海棠”转运到最近的救助站——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救治。

  海昌集团生物医疗团队和国际鲸豚救助专家远程指导,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亚特兰蒂斯酒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等单位救助站的兽医协同治疗。

  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发起爱心接力,招募专业潜水员志愿者日夜守护。蜈支洲岛、亚特兰蒂斯酒店、特缔思潜水俱乐部、游牧虎水上运动中心、汪洋潜水、塔赫跳伞,以及蓝天救援、禹途救援、海蓝应急救援等数十家单位积极响应,潜水员、冲浪爱好者、摄影师、飞行员、美人鱼教练、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接力参与守护。

  海昌集团生物健康管理负责人乜英奎三次从上海飞到三亚救治“海棠”。5月24日晚,他又一次飞到三亚指导送“海棠”回家。

  “当初的情况远比大家想象的更糟。除遍体鳞伤外,检查还发现‘海棠’肺部有感染,肝、肾功能异常。”乜英奎说,“海棠”是幸运的,经过多方力量的救治和守护,“海棠”的状况一天比一天好,从七八个人的托举、五六个人的搀扶、三四个人的守护、一两个人的陪伴,到最终可以独立游动,从医疗池搬入户外大池。经过科学评估,“海棠”终于达到可以放归海洋的标准,短肢领航鲸的成功救治目前在亚洲是第一例。

  “大家把网抬高点,再抬高点!”“好了,推它一把,使点劲!”“好了,它进去了!它进去了!它进去了!”现场一片欢呼。

  5月25日,在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举行了“海棠花开 寻梦蔚蓝”放归仪式。把“海棠”从户外大池送往室内小池,原计划用时2个小时,结果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凤凰卫视,以及海南多家媒体记者参与报道。参与救治和守护的人员,以及关心“海棠”命运的岛内外爱心人士,都赶到现场见证这次生命救助的奇迹。

  为确保送“海棠”回家万无一失,三亚市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在5月24日就举行了出海全程演练,准备了吊车,特制了担架,设计了路线,并找来“科考”船护送。

  “海棠”顺利进入室内小池后,救治人员争分夺秒为它进行镇定处理,护送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它扶进特制的担架,给它全身每一个地方都裹上薄绒被单,用吊机小心地把“海棠”吊出水池,22名志愿者齐心协力把它抬出室内水池,送到室外等候的吊车上。

  下午5点,“海棠”顺利从海棠湾来到三亚湾的码头。

  负责送“海棠”回家的现场总指挥是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负责人蒲冰梅,身上别着多家媒体全程记录的麦克风,嗓子都喊哑了;从早上5点就赶来护送的志愿者——潜水教练员李波浑身是汗,水喝了一瓶又一瓶;从1月4日晚起就多次日夜守护“海棠”的志愿者——美人鱼教练员王悦琪(被大家称为“海棠干妈”)拿着手机全程记录……

  下午6点,“海棠”顺利登上等在码头的“利洋358”科考船,十多名救治人员和志愿者一同上船并一路护送。

  “这是一艘500吨级的海洋科考试验综合保障船舶,配备230平方米的后甲板作业区、10吨重型A型架、5吨长臂吊车以及卫星通讯等设备设施,能够保障‘海棠’顺利‘回家’。” 科考船负责人陈隆兴说,将行驶10个小时把“海棠”送到70海里处的500米深海。

  看着“海棠”乘坐科考船驶向远海,岸上护送人员久久不愿离去。

  乜英奎用手遮挡着依然火辣辣的阳光说,短肢领航鲸是深海群居生物,希望“海棠”能够找到接纳它的族群,祝愿它一路平安。

  (本报三亚5月25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民生新闻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健康周刊
本省行政区域内 至少确定一所专门学校
众人接力守护“海棠”回家路
海南日报 融媒看点
海南推出十二条 精品研学旅游路线
海口巡察组助推 社保医保服务优化
万宁法院集中宣判毒品犯罪案件
为自贸港建设聚四方之才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