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自贸港建设

  □ 余升国 陈聪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推动社会交易成本降低、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方式变革,引领经济形态向信息、知识、智慧经济转化。海南要依托自贸港建设独特优势,推动数据跨境流动,打造高水平国际数据港,助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赋能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驱动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信息技术驱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一进程有助于海南自贸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是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海南数字经济发展突破地理限制,通过“海易办”和“海政通”两大数字平台,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数字化推动“数据跑路”代替“百姓跑腿”,优化政策环境。同时,可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优化市场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二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经济增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满足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需求。数字经济高渗透、强创新,将改变生产、消费方式,创造新需求和就业机会。此外,海南千兆网络服务能力强,信息基础建设领先,具备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可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效益提升。

  三是促进产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海南通过引进互联网巨头企业、建设重点园区,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同时,依托国际电影节、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打造旅游、医疗、教育等特色产业,完善离岛免税监管机制。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还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海南发展数字经济具有比较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海南作为自由贸易港,拥有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的优势。《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诸多促进数字贸易的政策,促进海南与国际市场数字产业对接。海南在国家的支持下陆续出台《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年)》《海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将数字经济列为海南自贸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度重视海南数字经济发展,更好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目标。

  二是区位优势。海南发展数字经济拥有独特地缘优势。海南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为自贸港的建设带来许多发展和合作机会。

  三是产业优势。海南的农业、旅游业、渔业等产业较为发达,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且海南的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可以避免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置换成本过高的问题,这是海南发展数字经济的突出优势。

  总的来说,海南的数字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在最近几年已经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网络安全问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以及人才引进效益不佳等。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发展瞬息万变,如何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难题和挑战迫在眉睫。

  海南发展壮大数字经济的建议

  推进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筑牢自贸港建设数字底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海南已实现全省光网覆盖,基本建成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具备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条件,要充分利用光网、5G基站建成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设施、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夯实海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此外,海南—香港海缆系统工程建成,作为我省国际通信业务的重要出口,助推自贸港数据信息高效流动,也承担着通达全球信息通信枢纽的重要作用,为海南未来建设“数字丝绸之路”重要枢纽,以及信息交互中心奠定基础。应当加快推进5G、算力、国际通信海缆等数字基建,提升网络覆盖率和质量,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壮大自贸港数字产业集群。数字产业是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海南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产业的培育,打造海南特色龙头企业,不断发展数字产业集群能够提升数字经济的产业规模和效益。目前海南生态软件园和海口复兴城两个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培育了电子信息制造、游戏、区块链等若干细分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效果显著。要充分利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口综合保税区、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文昌国际航天城、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等重点园区,以“数字+产业”新模式,促进旅游、医疗、康养、教育、航空航天、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海口、三亚等多个市县智慧车联网建成,充分汲取成功经验,带动其他市县实现产业集聚,提高数字产业效率,降低数字经济生产成本。海南各市县可凭借自身优势错位发展,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完善自贸港数据安全监管体系。数据的安全流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应当以开放和安全为目标发展数字经济,在新时代中国既要“走出去”,积极对接CPTPP中的数字经济高标准规则,加以研判和利用,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数据安全稳定流动,推动海南与全球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也要“引进来”,吸引外资和国外专业人才进入,利用资本和人力资源等要素发展自贸港数字经济,同时借鉴其他经济体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治理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警惕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逐步建立健全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并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全国推广,推进我国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体系法治化。

  提升自贸港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建设需加强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聚焦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生物育种、卫星大数据应用、绿色低碳、文化产品等领域,加大科技专项资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联合创新平台,争取农业、海洋、航天等领域的国家级科创平台落地,解决科研领域“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持续提高海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和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自贸港国际竞争力。探索全口径知识产权资源整合,加强专利的转化和运用,打造海口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示范区,大力支持省内高校、人才基地、青年科技工作者承担重点研发项目,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

  加强自贸港人才培育与引进。人才引育为自贸港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不竭的动力。技术进步离不开数字人才的创新,如何留住人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力度制定和实施人才引进配套政策,以优厚的待遇和福利吸引相关专业人才,完善人才落户、引进补贴、医疗保障、购房住宿、子女上学等一系列政策,解决人才创新发展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加强省内数字经济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人才集聚区,打造崖州湾科教融汇示范区,组织人才赴国外学习和考察,提升国际化素养,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数字经济人才。以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数字型人才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促进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为自贸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作者余升国系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院长;陈聪慧系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研究生、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研究助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关注六五环境日
   第005版:关注六五环境日
   第006版:专题
   第008版:关注六五环境日 向绿图强看海南
   第009版:本省新闻
   第010版:理论
   第011版:中国新闻
   第012版:世界新闻
深刻领会党的六大纪律的 核心要义和逻辑关系
营造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自贸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