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楠
刘杰
7月30日上午,在三亚凤凰路美丽之冠路口斑马线,交警陈永持挥动手臂,指挥过往车辆有序通过。他蓝色身影站得笔直,手势不停变换着,哨声时而急促时而舒缓,遇到行人通过,车辆在他的手势下减速让行。
作为三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吉阳大队河东中队中队长,这身警服他穿了28年,也守护了斑马线28年。
“还记得几十年前的三亚,斑马线很简陋。”陈永持回忆道,当时的斑马线就是在地面简单画上线,也没有设置红绿灯,“碰到学校门口孩子过马路,我们就充当‘人肉红绿灯’,站在人行道旁边,用身体拦住过往车辆。”
如今,三亚已有324条斑马线。不过,增设一条斑马线并不是画个线那么简单。陈永持介绍,每一条斑马线出现的背后,都需要经过科学严谨的调研。既不能影响车流速度,又要保障市民出行便利,需综合评估行人和车辆流量、事故记录以及道路特征等,才能确定最有必要增设斑马线的位置,“宁缺毋滥,斑马线也不是越多越好。”
而在志愿者陈冰看来,她从事文明交通劝导工作已有五个年头了,在守护斑马线的时间里见证着三亚斑马线上文明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在于斑马线数量的增加,更‘藏’在斑马线精细的改动中。”
随着不少新设备、新科技的应用,三亚交通管理越来越便捷化、智能化,无人机、不礼让行人抓拍设备、智能大喇叭等“空中交警”“电子警察”黑科技,也从空中守护着一条条斑马线。
7月30日晚上6时许,位于新风街与祥和路交叉路口,恰逢晚高峰,人流量、车流量较大。
一只“大鸟”飞上了天空,用“眼睛”巡视着斑马线区域的安全。这只“大鸟”是三亚交警支队今年2月购置的最新款装载无人机。
操控这只“大鸟”的飞手是三亚公安交警支队机动大队无人机中队队长赵学儒。透过无人机操作屏幕,俯拍视角让路口的交通情况一览无遗。
一位女士为图方便,欲横穿过马路,赵学儒立即将无人机高度降低,利用无人机装载的扩音器,进行喊话:“穿白衣服的女士,行人过马路,请走斑马线”。
“高音喇叭”引起了不少群众的注意,该女士羞愧难当,立即停止了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前往斑马线处过马路。
“如果有车辆不礼让行人,无人机还可以进行定点跟拍,将违法行为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完成取证工作。”赵学儒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在空中开启自动巡航模式,和地面交警“铁骑”的流动巡查结合,构筑起“地空巡查网”,守护斑马线安全。
虽然加入三亚交警队伍才一年多,但他能明显感受到一个很大的变化,“大家交通安全意识高了,也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
有一次,一位车主因为着急,过斑马线时未礼让行人,被赵学儒拦停,靠边接受教育和处罚。“没想到,这位车主摇下车窗,主动认错,接受了处罚,并对我表示感谢,感谢我们提醒他,今后遇到斑马线一定主动降速,避免酿成大错。”赵学儒说。
(本报三亚7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