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以表达爱慕之情
最是悠婉鼻箫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传承人黄照安。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国强 摄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凯

  鼻箫是黎族传统竹木器乐八大件中的一种乐器,吹奏鼻箫是独具黎族特色的演奏方式,因用鼻孔的气息来吹奏而得名。吹奏鼻箫,一般多为即兴吹奏,每一位演奏者的曲调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海南岛的历史里,鼻箫流行在黎族青年间,用以表达爱慕之情。清代张庆长在《黎岐纪闻》中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为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偶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

  如今,夜幕降临时,五指山市水满乡的寂静黎寨里,还会不时传来清幽的箫声,但大多数为活动演奏。偶尔也有以箫声表达情谊的,但已经少了些许爱情的因素在里边,已经拓展至传承、友谊、抒情等文化领域。

  源起传情之用

  据传,鼻箫在黎族民间流传已有千年之久,主要流行于海南中部地区,特别是五指山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一带,鼻箫采用本地白竹子制作而成,它的产生与黎族在雨林生存的环境密不可分,是古代黎族同胞用来娱乐消遣的一种乐器,特别是黎族青年逗趣传情、对歌寻伴时常用。

  鼻箫在黎族青年之间被当作定情信物,各自中意的男女之间可互换鼻箫,约定爱情的誓言。更有甚者,有的黎族青年还可以从箫声的声色中辨出究竟是出自哪一位男子或者女子的独自倾诉,从此箫声中确定自己是否与之姻缘合适。

  关于鼻箫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每一支鼻箫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属于个人专属物件,因为只有适合自己气息的鼻箫才能吹奏出个性的箫声。

  这样一看,“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这句流传黎族民间的谚语不可谓不真实。

  鼻箫达人开设传习所

  谈到鼻箫,不得不说起一人,那就是五指山市黎族竹木器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海林,如今她已在黎族竹木器乐领域取得不小成绩,她把黎族竹木器乐的文化魅力充分地向世人展示了出来。

  走进五指山市通什镇番茅村的黎族竹木器乐传习所,经常会听见悦耳的黎族竹木器乐之音,这是黄海林这两年在尽力推动的事——让更多人接触和传承鼻箫等黎族竹木器乐。

  进入这家传习所,这里所展示的黎族竹木器乐历史文化以及古朴的独木鼓、牛角号、叮咚、唎咧、灼吧、口弓、哔哒、拜、鼻箫等乐器,会让人感叹黎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17岁那年,黄海林进入保亭歌舞团,成为一名舞蹈演员。在那里,她结识了黎族竹木器乐国家级传承人黄照安,并从黄照安处接触和学习黎族竹木器乐。

  “我从小生活在黎村,那时候就听老人们吹奏竹木器乐,可到我长大时,这些传统技艺却少人问津。”黄海林说,在黄照安的鼓励与指引下,她成为团里第一位学习鼻箫的舞蹈演员。

  黄海林介绍,鼻箫几乎没有固定的纸板乐谱,大多是即兴演奏,鼻腔气息的技巧、韵律亦因人而异,许多曲子都是由老人们口头教授才能传下来。

  进入歌舞团后,伴随舞蹈的往往是音乐,黄海林开始接触各类黎族传统各种乐器,并在日常工作中深入了解了鼻箫,此后她不断地练习鼻腔呼气方式,以达到控制呼气长短自如;黄海林还从村里两位高龄的老人那习得鼻箫技艺,掌握了鼻箫的鼻腔技法、腔调和传统的黎族鼻箫音律等知识。

  2016年,黄海林注册成立了“五指山之声”乐团,这是海南省首支黎族竹木器乐乐团,专门演奏筒勺、灼吧、鼻箫、口弓、拜、唎咧、叮咚和独木鼓等黎族传统竹木器乐。

  “乐团团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也有十几岁。”黄海林说,经过学习和磨合,乐团目前渐入佳境,除了演奏传统曲目外,还自行创作了不少新曲目,“现在只要有黎族竹木器乐的演出,大都会找我们。”

  面对新的传承形势,作为黎族竹木器乐非遗技艺传承人,黄海林正用自己的力量去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留住那独特的乐声。

  除了乐团利用各种演出机会推广黎族竹木器乐外,黄海林还担任五指山市“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多所中小学黎族竹木器乐的教师,并努力创新黎族竹木器乐在青少年间的展现、展演等形式,让年轻一代也喜爱上民族的传统技艺。

  黄海林还积极响应带领乐团走进社区农村。在免费开办的民族文化传承公益培训班里,常常能看到她授课的身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澄迈新发展
   第006版:文化周刊
   第007版:文化周刊
   第008版:文化周刊
   第009版:文化周刊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中国新闻
   第012版:世界新闻
小镇为何如此有“戏”?
只为守住家乡味
最是悠婉鼻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