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9月14日 星期六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代琼山知县苏棨
捐资助学 爱民良吏

  ■ 阿紫

  晚清时期,琼州府琼山县有位县令苏棨,任上曾重建雁峰书院,其出身名门和富家,透过方志和家谱的记载,依稀可以看到一位良吏的形象。

  苏棨,咸丰《琼山县志》中仅有14字记载:“苏棨,陕西府谷人,进士,道光六年(1826年)任(琼山知县)。”

  而据《府谷县志》记述:“苏棨,字信甫,号临溪,陕西府谷县城马道崖人;清嘉庆九年(1804年)甲子举人,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进士,初任河南阌乡延津知县,丁外艰服,阕补广东琼山知县,后升任雷琼海防同知,卒于官;历任豫粤前后,具(俱)有能名,性敏达,勤干,不少懈,尤有异人者,以富家子作吏而最能体察民间疾苦,稍有荒歉,即请赈贷,盖由亲见。其祖监生顺达,曾于岁饥以粟二百石赈乡人,其父以江,恤邻急世德作逑故也。”

  苏棨故居位于陕西府谷县城的马道崖苏宅,名为“德福堂”。府谷苏家是书香门第,先后出过三位进士。据《桃源苏氏宗谱》载,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次子朱樉受封秦王,浙江遂昌县桃源苏坡村的苏良生(《献征录》记载为苏良)作为朱樉的扈随(侍卫)到了西安。苏良生生子仁贵,仁贵生文通、廷美;长子文通居长安,生子苏民,号一峰,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累官户部、吏部、刑部侍郎,卒封尚书,人称大司马;次子苏廷美则到了府谷,成为府谷大堡都二甲苏氏始迁祖,开启了府谷苏氏一脉,明清以来,成为当地望族之一。

  可以看出,苏棨的家族在当地确实显赫,《府谷县志》说他是“富家子”,并不过分。

  咸丰《琼山县志》收录了苏棨撰文的《重建雁峰书院膏火碑》,其中就写道:“……(余)捐廉俸洋银四百四十元,易制钱三百五十二千文为倡,爱谋之值事。而余亦得于簿书之暇,相与横经讲学,循循于孝弟之行,兢兢于礼义廉耻之大。庶几气运文风日新月盛,上副朝廷乐育之意,不独斯文之幸,亦官斯土者所厚望也”。从碑文可以看出,苏棨为官一任,有感于雁峰书院因为缺乏经费不能延请名师,学生寥寥,他率先捐出个人俸禄作为书院运营之资,使书院“从此膏偕春润,火以薪传,琅琅书声出于金石”。书院开学后,他常在公务之余,亲自教授书院学生经学。

  雁峰书院是琼山县的第一所书院,是在明代大儒丘濬读书的雁峰社学基础上建立的,凝聚了海南多位文化名人、仁人志士的心血,如吴典家族、于学质、王天佑、苏棨、林灜、王魁衡等,他们都殚精竭虑,筹集资金,助学劝学。苏棨在重建雁峰书院的过程中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棨出生于黄河边上,来到天涯海角,虽出身富家,却能体恤民情,若遇荒年,即积极为民请命,向朝廷申请救济,且忠于职守,亲力亲为,教化琼州才俊,呕心沥血,直至积劳成疾,年仅五十岁便死于雷琼海防同知任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打好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攻坚战
   第004版:打好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攻坚战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专题
   第007版:广告
   第008版:关注2024海报集团金秋车展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中国新闻
   第012版:中国新闻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健康周刊
一年明月今宵多
画中品“芋”迎中秋
捐资助学 爱民良吏
白露为霜诗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