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慧
通讯员 符晓虹 郑艳
连日来,受台风“潭美”残涡和冷空气影响,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为何有如此大面积的强降雨天气?此次强降雨天气是否属于异常?对此,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今天采访了海南省气象局有关专家。
据省气象局统计,本次秋季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10月28日8时至30日15时,琼海、琼中、万宁、屯昌、定安、陵水和澄迈7个市县共38个乡镇雨量超过500毫米,琼海、琼中和万宁3个市县共4个乡镇雨量超过900毫米,最大为琼海市会山镇1062.8毫米。10月27日20时至28日20时,三亚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量已突破当地10月最大日降水量极值;10月28日20时至29日20时,定安和儋州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量已突破当地10月最大日降水量极值。
海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红介绍,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属于典型的海南秋季暴雨,由台风“潭美”残涡和冷空气共同影响造成。9月至11月是海南的秋汛期,每年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中纬西风槽趁机而来,冷空气悄悄南压至华南一带。而此时南海夏季风撤退很慢,热带系统仍在活跃。于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十分容易形成低空偏东急流,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频出现。
海南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胜安介绍,海南秋汛期特大暴雨地理分布特征非常明显,从空间分布来说,由于地形作用,暴雨呈现东多西少的显著特征。时间尺度上,无论是暴雨持续的天数还是发生的频率,9月至10月,其强度都有逐渐增强的过程,而进入11月后,强度迅速衰减。
此次强降雨过程中,还出现了气象学上的列车效应。在位于南海中西部的“潭美”残余低压中心的带动下,“潭美”的外围水汽急流和湿冷空气在南海中北部交汇,形成了列车车厢一样长条形排列的暴雨雨带,源源不断地输入海南岛。10月28日至10月29日,这条中尺度雨带在三亚维持了6个小时,此后向北移动发展,10月29日至10月30日,雨带集中在琼海、万宁和琼中3个市县。在“潭美”外围暴雨云团列车效应作用下,海南岛中东部遭遇极端暴雨反复打击,此次降雨量极值已超过了超强台风“摩羯”的雨量。
(本报海口10月3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