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栉风沐雨,而今迈步从头越!
12月7日,在海南医科大学庆祝建校77周年之际,“海医再出发”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医科大学校长陈国强以“笃行实干开新局 蓄势赋能再出发 奋力开创海南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题作《海南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作为海南自贸港唯一一所医科大学,海南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海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恰逢其时,更是国之所要、岛之所需、民之所盼、校之所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水平,是海医必须认真思考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发展现状 蓄势赋能 过去一年实现多项突破
以史鉴今,行在当下!《报告》回顾历史、分析现状。
海医成立于1947年,历经“合二为一、三停三复、一进一出、三轮建设”,每个阶段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经过77年的发展,目前,海医已经拥有3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301人,其中本科生12397人和研究生2001人,分别占比81%和13%;学校共有教职工、医护员工11816人,专任教师1233人。其中校本部80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81人,教授16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比54.22%。学校拥有三家直属附属医院,均为全省综合实力排名前三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同时,该校拥有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5个省级医学临床研究中心。
2023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医学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2024年7月又细化补充了6项支持措施。2023年11月,海医第四次党代会召开,明确提出要立足自由贸易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设成为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团结奋斗。为此,过去一年多来,海医以“破天荒”的姿态,雷厉风行,蹄疾步稳,守正改革,破立并举,在体制机制、机构设置、教育教学、科研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年多来,海医不断蓄势赋能,实现了诸多突破:学校顺利更名,几代人的心愿落地;在原有临床医学的基础上,基础医学、生物学和药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和临床医学分别获批学术型和专业型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根据省教育厅印发《海南省医学科学院实体化运行的实施方案》,海医创新体制机制,高效建设面积超过11000平方米、平台基本完善、内控制度基本健全的新型研发机构——海南省医学科学院,并努力盘活校内现有空间,改造了近54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为科研平台,实体化、规范化运行部委重点实验室,为“筑巢引凤”和“存量激活”提供了有力平台和制度支撑。
一年多来,海医党委审时度势,先后制定和修订80多项规章制度,并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力,教风学风作风得到显著改善。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从生源质量、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师发展等环节,推动课程“减量提质”,清理“水课”,学生正在由被动灌输向“我要成才”、自主学习转变。2024年,本科生源质量开始提升,高考录取分数线在20个省份明显上涨。近期顺利完成了教育部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认证工作,两个专家组高度肯定学校的改革举措和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效。
一年多来,一批批海内外学术大家来到学校,通过“东坡科技讲坛”和“大咖教你做科研”等学术交流平台,传道讲学,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与此同时,通过严格选拔、全程服务,构建了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多措并举激发人才活力。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新引进各类专业人才65人,其中C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并“破天荒”地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抓好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以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绩效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在教育科技医疗人才一体化改革中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多来,海医把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解放思想、破除壁垒,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守正改革的氛围已经形成,内生动力逐步显现,有效提升了海医的发展信心,社会声誉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为学校改革再出发,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长期以来的历史欠账过多,底子薄、基础差的基本现实尚未改变。”陈国强说,要高标准高质量实现《若干措施》提出的海医发展目标,绝非一帆风顺,也不奢望马到成功,注定要迈过一条满是重重险滩、陡坡、难关甚至陷阱的艰辛道路。
目标任务 实施四大战略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明确的目标任务为海医发展指明方向。
《报告》指出,海南医科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再出发,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动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总结和运用过去一年多来的宝贵改革经验,坚持以制度管人,以文化管心,以流程管事,立足海南实际,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自贸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强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立足高等医学教育、卫生健康事业两大领域,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医疗人才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人才活力和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创新海医、活力海医、人文海医、和谐海医。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海医将秉承“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精神,守正改革,与时俱进,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以强化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为主线,迎难而上,乘势而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触动利益和灵魂,大胆闯、勇于试,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系统集成,先立后破,破立并举,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人才强校战略。海医将秉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理念,保持“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格局胸怀,高效运行海南省医学科学院、综合楼改造后的部委重点实验室等大科研平台和正在合作建设的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南基地,使之成为吸引集聚高水平人才和激活现有人才活力的高地。强化与海内外、岛内外兄弟单位的合作与交流,聚全校之力,聚四方英才,大力引进并善待具创业之志、创造之力、创新之能、育人之心的各级各类人才,不断见贤思齐,敬畏细节,追求卓越,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科技创新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尊重人才创新自主权,大力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教育强校战略。海医将秉承医科大学姓“医”和“医教协同、学科交叉”的理念,保持“直待凌云始道高”的韧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进一步提升各级各类生源质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素质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学风校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强化人文教育、实践教育、创新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强学校与附属医院协同发展,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医院与临床医学院的“院院一体”体制机制,努力开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新局面。
——科技强校战略。海医将秉承“聚焦特色,服务地方”的理念,保持“不负韶华行且知”的脚踏实地,强化学科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推动附属医院建设科研平台和专职科研队伍,强化高水平临床研究,通过用活用好正在改善的试点学院和部委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实体化运行的医科院和药科园,坚持“四个面向”,尤其是面向自由贸易港的重大需求,依托海南的热带、海洋、黎医黎药等天然资源,明确学院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层次,积极承担和激励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深化基础—临床—预防—康养和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热带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生殖发育、衰老与长寿、代谢与免疫、合成生物学和海洋药物、海洋医学等生命医学学科的重大前沿科学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等联动发展,着力打造高水平医学成果孵化和转化中心;坚持教师“既能教、也能创”的理念不动摇,努力实现教育科技医疗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培养适应自贸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医学人才和提升海南新质生产力奠定创新和人才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保持战略定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立足海南自贸港,面向未来,面向东南亚,使海医成为海南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聚集地、生命医学创新发展的策源地、海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孵化高地和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助推海南医疗、公共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明确,到2035年,该校进入全国独立设置医学院校排名前20名,至少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附属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榜单中进入前100名,为建成“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奠定扎实基础,为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健康海南作出应有贡献。
未来五年 一鼓作气 推动各项工作格局性变化
立志如山意志坚!《报告》在擘画远期蓝图的同时也明确短期目标。到2029年,海医将实现如下基本目标:
——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格局性变革。引育各级各类人才400名以上,其中国家级人才不少于10%。在此基础上,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成长氛围,通过一系列教师成长激励计划,培养教学与科研双肩挑骨干教师,为后五年的“腾笼换鸟”奠定基础。
——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整体性提升。进一步弘扬专业评估中专家组提出的学校教育教学的长处,高标准整改问题和不足,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招生分数线,研究生数量、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大幅度提升,教风学风校风和学术生态得到根本性改变,学校声誉显著提升。
——学位点建设实现全局性突破。在高质量建设好已经获批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学术博士点和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点的基础上,力求培育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和护理学博士点,使学校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国内同类型高水平医科大学的水平。
——科技创新实现跨越性发展。到2029年,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达到200项以上,发表SCI论文达到1500篇,其中1/3在高水平刊物(影响因子大于10)上发表;力求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科技三大奖方面取得突破,推动生物医学成果转化,孵化1至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至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交流合作实现实质性突破。高效发挥“支持海医高质量发展高校共同体”的作用,积极与国际国内知名大学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和时代化视野的专业人才,为自贸港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未来五年,海医依然处于‘起跑冲刺、蓄势赋能’,并将充满阵痛和压力的测试阶段,我们既要一鼓填然作气,推动各项工作和各类人才发生格局性变化,也要切忌急功近利,不要期望‘一夜成林’‘一夜成景’。”陈国强说。
行而不辍向未来!《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海医从管理体制、师资队伍、人才引育、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医院管理等方面制定并初步实施了系列制度。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唯有实干担当。未来五年的主要工作就在于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彰显工作活力效率,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干什么和怎么干了然于胸,拒绝花拳绣腿,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以钉钉子精神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不折不扣,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既勇于开拓创新又持之以恒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强,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引向深入。
未来五年,海医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强化责任担当,不断优化学校、学院和附属医院治理体制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多措并举激发人才活力,大幅提升师资水平和育人能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以新增4个博士点和人才引进为契机,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学位点建设,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以海南省医学科学院、部委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规范化运行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坚持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聚焦特色,优化学科布局;用足和拓展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优势,强化国内外合作,提升视野、格局和观念,服务国家战略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好事尽从难处得,辉煌总自磨砺出!《报告》指出,未来十年是海医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也必定是充满荆棘之路。机遇稍纵即逝,难以再得。唯撑篙不已方能逆水行舟,唯奋斗不止方能冲出重围。全体海医人一定要抽离自我,勠力同心,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拥抱大格局、大情怀,整装再出发,全力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本版撰文/秦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