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春分紧随其后如约而至,每年临近春分,我就开始想念起盼望了一年的鲜嫩春笋。
老家对门山上有一片竹林,听老人说那是白竹,是竹类中的一个品种。纤纤白竹只有手拇指粗细,即使“成年”也是如此。从我记事起这片白竹林已经常年四季、风雨无阻地站在那里了。春分时节是春笋拔节生长的最佳季节,一般下过几场绵绵细雨后,在地下蛰伏一冬的春笋顶着尖尖脑袋纷纷破土而出。
打竹笋村里人大都约着去,背上一只竹篓或者手中拿个编织袋就行了。村人嬉戏笑闹的声音,常常让林中放声高歌的鸟儿们,惊慌失措地扑打着翅膀飞出竹林,飞到远处观望,心里揣测这些人干什么来了。
穿行在光影斑驳的竹林中,脚下传来“沙沙……”响声。厚厚的竹叶,被调皮的竹笋拱开,拇指般大小的竹笋轻轻一扳就从泥地脱离而出。右手扳笋、左手拿笋,两只手紧密配合,不一会儿,手中就搂了一大抱竹笋。
竹笋越打越多,有些村人干脆就地剥笋衣,层层螺旋似的笋衣包裹很紧,但巧手用巧力三剥两剥后,一根根嫩黄、苗条,约五六寸长的竹笋就展现在眼前。养着牛羊的人家,大多直接带竹笋回家,剥下的笋衣可以用来喂牛羊。
剥好的竹笋,烧上一锅开水,放进沸水中焯一下,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去掉竹笋的苦涩味。焯好后的竹笋捞出来,再放到一只大盆里用冷水浸泡,吃的时候就减少了焯水的那道工序。
竹笋有很多种吃法,可炒,可凉拌或者黄焖……五花肉炒竹笋,怎么能少了薄荷这一味香料呢?薄荷拌春笋是这道菜里的绝配。就近去菜园子里摘回一捧薄荷,取下挂在屋檐下的辣椒干,切成一小段,再薄薄地切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然后就可以开锅炒了。
五花肉炒至半干状,利用锅里的热油把已经炒干水的笋子倒进去,加入辣椒干,撒些许盐巴、酱油,起锅前再放入薄荷进去翻炒一下,装盘即可开食。五花肉、红辣椒、黄白笋、青薄荷,还有缓缓散发出来的各种香味,不仅能让人胃口大开,而且还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夹一筷子笋子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笋子的鲜甜,还有薄荷的清凉香味,顿时溢满整个口腔,令人回味无穷。
有时,也可用竹笋、鹿茸菇和荠菜配合着做一道菜。将鹿茸菇和荠菜切碎备用。把竹笋拍散用油炒至略变色,加入清汤、鹿茸菇,放些盐和胡椒粉等调味料,然后用中火烧上3分钟。等到竹笋和鹿茸菇入味后,勾芡,再撒入荠菜碎,翻拌均匀就可出锅装盘。吃着这一盘鲜爽脆嫩、口感丰富的时令菜,顿时神清气爽、齿颊留香,这就是春天最好的味道吧!
春分时节尝春笋,每年为自己做上这一道春天的时鲜菜,让我们用舌尖去品尝这人间最美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