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证券导报 |‌法治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3月21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警惕“爆肺”:
认识气胸,守护健康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赛

  “气炸了”不仅仅是一句气话,它是真实可以发生的。医学上称之为气胸,俗称“爆肺”。近日,一知名音乐人因突发气胸离世的消息令人痛心,“爆肺”一词也随之引发热议。海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高提醒公众,作为胸外科常见急症之一,气胸需要科学认知和规范防治。

  气胸,简单理解就是气体进入胸膜腔,致使肺组织塌陷。正常情况下,胸膜腔是负压密闭空间,当空气因外伤、疾病或自发因素进入,肺组织便会被压缩,影响呼吸功能。

  气胸发作时,往往有迹可循。突发单侧胸痛,如刀割或针刺般疼痛;呼吸困难,且程度与气胸严重程度相关;刺激性干咳也较为常见;严重时会出现口唇发绀、休克等危急状况,此时必须立即送医。

  有几类人群更易受到气胸的“青睐”。瘦高体型的青少年男性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主要群体;慢性肺病患者,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肺大疱等疾病的人,肺部脆弱,气胸风险高;潜水员、高原工作者因工作环境气压变化大,易诱发气胸;胸部外伤患者因胸膜腔受损,也容易出现气胸。

  依据病因,气胸主要分为三类。自发性气胸常无明确诱因,多由肺大疱破裂引发;创伤性气胸由外伤或医源性操作导致;张力性气胸最为凶险,胸腔压力不断升高致纵隔移位,属致死性类型,需立即穿刺减压。

  针对气胸的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多数轻症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康复,少数则需手术。

  李高表示,在急性期,张力性气胸和开放性气胸情况危急,需紧急处理。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型小量气胸及首次发作、症状轻的闭合性气胸,但年龄偏大且有肺基础疾病或症状严重者,即便气胸量小,也不建议单纯保守治疗。期间要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环境,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高浓度吸氧。

  倘若遇到气胸突发,要立即让患者停止活动,保持半卧位,然后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预防气胸也有方法。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如瘦高体型青少年男性、慢性肺病患者及相关高危工作者定期复查CT。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剧烈屏气动作,像举重、潜水等;戒烟,因为吸烟者气胸风险是常人20倍;积极控制慢性咳嗽。同时,运动后突发胸闷要即刻就医,有气胸病史者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并选择游泳、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急速气压变化运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观点
   第005版:本省新闻 关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
   第006版:儋洋新篇章
   第007版:新海垦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世界新闻
   第010版:文化周刊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健康周刊
“肥胖门诊”向轻指路
科学减肥的五大核心原则
减肥“五问五答”
“春捂”有道
认识气胸,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