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又一个国际高端会议在椰城海口召开。下午,趁着出席2014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世界理事会的机会,数十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们到海口骑楼老街参观。位于中山路的一家海南本土饮品店——椰语堂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关注:这家装修时尚风格明快又带有本土文化印记的饮品店,售卖的全部是利用海南新鲜椰子、水果、蔬菜制成的色、香、味俱佳的时尚饮品,翻译告诉外国友人,这其实是海南人吃了上百年的地方传统小吃——清补凉、鸡屎藤、木薯糕……
椰语堂又一次毫无悬念地赢得了外国友人的称赞,海南清补凉、海南鸡屎藤、海南小吃就这样印象深刻地留在了他们的海南记忆中。“我们希望把这种最能代表本土文化的草根小吃,也做出国际范,而且能够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一张独特名片。”3年来迎来送往不少国际友人、名人大腕的椰语堂掌门人赵玉明,静悄悄地坐在店铺最深处听着这些称赞,语气坚定又信心满满地重复着最初的理想。
在位于中山路老街的那家椰语堂,《旅游周刊》从街头的那碗清补凉开始,对话赵玉明。
“80后海南人”——
因爱而生的创业念头
《旅游周刊》:生活在海南的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到街头摊点喝上一碗清补凉,那些摊点大多是路边摊,晚上开卖。但3年前椰语堂却把清补凉开进了购物中心、商务区,装修也非常“高大上”,一开始大家会不会觉得很不习惯,甚至觉得怪怪的?
赵玉明:呵呵,是有人觉得不习惯,甚至觉得很不可思议,毕竟之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卖过清补凉。路边摊一碗清补凉6元—8元,我们是18元—20元,价格差异也很大。但很多人尝试着走进来,在这样一个装修时尚、操作规范的现代饮品店喝了一碗清补凉后,觉得很不错,既享受了喜欢的美味,又享受了休闲的空间。下次如果有岛外朋友过来了,他们会乐意带着客人享受这种本土时尚。
《旅游周刊》:当时怎么想到要这样卖清补凉呢?您自己喜欢清补凉吗?
赵玉明:我是1988年上岛的,我称自己是“80后海南人”。在海南20多年,清补凉始终是我的最爱,海口那些有名的清补凉摊点,我全部吃过。很喜欢那种清清甜甜的感觉和悠闲氛围。有一次吃到一半,正好遇到环境整治,摊主匆匆收拾走了,留下我们抬着半碗清补凉站在路边……当时我就想,清补凉为什么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呢?
几年前终于有条件有机会,我们就开始来做这个事情了。
吃遍全岛清补凉——
只为做出地道美味
《旅游周刊》:那些有名的清补凉摊点大多是本地人经营,很多人做了很多年,听说有很多祖传秘方。您这样一个闯海人,仅凭着喜欢来做这个事情,有困难吧?
赵玉明:是的。要把街头的小吃摆进店堂,远远不是在商业区选个点把店面装修得漂漂亮亮就可以的。我们在开第一家店之前一年,其实是先成立了椰语堂食品营养科学研究院,团队把全岛有名的清补凉都吃了个遍,还登门请教民间制作高手。
《旅游周刊》:这都是他们的“独门秘诀”,愿意传授吗?
赵玉明:我们当时也有这个顾虑,其实他们很愿意。我们到琼海找老年人学艺,他们非常认同这种让街头美食登堂入室的做法,都愿意传授技艺。我们派团队跟着他们学,觉得不好意思要付钱给他们,但他们不要,就希望这事能做成,这让我们非常感动,也坚定了要把这件事做好的决心。
《旅游周刊》:有了这些“秘诀”,是不是就保证了开店的成功?
赵玉明:不是的。学习之后我们发现,老艺人是凭自己的感觉来煮清补凉,比如煮绿豆,他在家里边煮边看,水少了加,多了舀出来。但开店需要用高压锅煮,就需要将这个过程标准化,明确煮几分钟?水放多少?这样才能确保品质稳定。
我们做了很多试验,同样的豆子和水,煮三分钟、四分钟、五分钟,看品相,尝味道,反复比较后选一个最优的结果写进操作流程。
如何将老艺人们的经验提升到标准化的操作,我们的研究院整整做了一年的研究,被丢掉的绿豆、椰子、水果等实在是太多。
挖掘提升整理——
小清补凉做国际大文章
《旅游周刊》:太过标准化是否会将小吃最精华的地方抹杀掉呢?很多吃货能够忍受环境、卫生依然热爱那些路边摊,往往是因为那些民间高手很个性的操作。
赵玉明:精华的东西我们是完全保留的。比如清补凉中最重要的椰奶,保质期才一小时,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将鲜榨的椰奶速冻成冰,解冻使用既保留了椰奶的醇香,又确保不变质。再比如鸡屎藤,开店追求效率当然会首选机械化,但反复试验后我们发现,必须得用手一颗一颗捏才行,尽管一个人捏一小时只能捏出一斤半,充其量卖8碗,但这个必须得坚持,否则就失去了鸡屎藤小吃的原汁美味。
用机器可以效率更高,成品可以装进漂亮的碗中,再配着时尚的装修,但如果因此而缺少了鸡屎藤的那种原始醇香,这种提升注定是会失败的。
《旅游周刊》:是否也是因为这样的坚守,让您们三年成功开出七家店?
赵玉明:如何将民间小吃搬上大雅之堂,是大家都在探讨的一个话题,我们一直都在摸索和学习中。我一直觉得地方小吃其实是展现本土文化、地方生活一个很好的载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碗清补凉,展现海南悠闲、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我们每周都会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周末会在店里举办一些亲子DIY,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轻松愉快地体验和感受地方文化,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旅游周刊》:听说有岛外游客邀请您到外地开分店,未来椰语堂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赵玉明:是有游客吃过后喜欢说可以投资邀请我们到当地开分店,也有广东的投资机构找到我们,这当然令我们很开心也很激动,但目前我们更多是把这些看做是一种肯定,让我们更有信心沿着当初的设想走下去。
我们明年的计划是开20家店,其中海口10家。今年我们已经在天涯海角、宋城千古情景区开了两家店,反响不错,这也会是明年的一个开店重点。我们希望将清补凉这种海南最草根的小吃,做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