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今年7月18日和9月16日,海口先后遭遇超强台风“威马逊”、台风“海鸥”袭击,损失惨重。然而,当面对树倒墙倾、断水断电、道路堵塞、大水漫街的危难局面时,志愿者的身影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在行动,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义无反顾地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为灾后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展示了椰城志愿者的风采。
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海口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时召开海口市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制定下发了《海口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推进海口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另一方面,广泛组织和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
志愿者组织爆发式涌现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口市登记注册的志愿者达87662人,非注册志愿者则不计其数。谈及全民志愿者时,省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周卉描述了这样一幅令人激动的场景:人人都是志愿者,从高龄长者到稚龄学童,人人都能献出爱心;志愿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图书馆、医院到居民社区,再到车站、码头、景区景点,志愿服务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绝对的每个人都是志愿者的理想社会不可能存在,但是形成一种受到全社会普遍认可并积极参与的志愿者文化,志愿者占到全民总数的比例相当高,让志愿者服务成为社会运行的支柱力量,这或许就可称为全民志愿者了。”周卉说。
7月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后,在海口市文明办、海口市志工委的协调指挥下,短短8天时间里,自发报名参与海口市区清障、清污等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众达上万人次,成为海口灾后重建的一支重要力量。
9月18日,台风“海鸥”袭琼后,海口市发出号召,仅两天就召集志愿者5000多名,从市长到市民,一起到西海岸为遭受“海鸥”重创的海滩清障清污。
“两次台风孕育的众多民间志愿者组织,为以后志愿者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省汽车运动协会副秘书长李俊龙说,作为一个早已参与我省志愿者活动的人,他对两次台风后我省民间志愿者的蓬勃兴起印象深刻。
据介绍,参与抗风救灾的志愿者组织有很多,包括海南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海南省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联合会、文昌紫贝侬家慈善会等。这些民间志愿者组织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可以从“民间义务救援队”队长“石头”提供给记者的救援物资清单中看出:“威马逊”后的12天里,他们走到了以自然村为计量单位的88%的受灾地区,送达的物资价值总额超过300万元。
“志愿者组织爆发式涌现,实现全民志愿者是每个志愿者的最美好希望。”我省志愿者标杆式人物、“龙哥哥”郑兴杰说,因为这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椰城志愿者风采传遍世界
在忙碌着的志愿者队伍中,不乏感人的爱心故事,他们用辛苦的付出和汗水,让椰城的温暖传遍世界。仍以台风期间的志愿者为例——
程祝月,白天帮忙清理园林垃圾,晚上又助阵清理生活垃圾,每天开私家车接送志愿者,连续7天参加志愿服务,大家亲切地称她“程姐”。休息时,她一边整理空矿泉水瓶和破旧手套,一边不时给大伙“上课”:“大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造成新的垃圾,台风只是一时灾难,从小处做起保护环境是长期工程,否则比台风更可怕”。
毕德昌,66岁退休老人,干起活来丝毫不逊于年轻人。他说,自己1996年上岛至今,对海口已经有深深的感情,看到海口被台风摧残,十分心痛。听说招募志愿者清障,他想都没想就参加了,“只要能够贡献一份力,自己绝不保留”。
符策伦,共青团龙华区委书记,为调度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妻子进产房的那一刻,他还在灾区奔忙。
无锡“好人张”,内地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开着自家冷链车日夜兼程32小时,赶来海南帮忙,每天穿着和普通工人一样的T恤,忙得大汗淋漓。
周子悦,华裔加拿大人,度假旅游逗留在海口,得知海口紧急招募志愿者清路障的信息,立即决定留下来加入“灾后救助”志愿服务活动。与他情况类似的,还有赵凌艺和同伴,他们一行共9人来自广东的3所高校,本来准备到海南做社会实践并旅游的,没想到在海口玩了2天就遇到了超强台风,得知海口招募志愿者,小伙伴们一商量,便决定一起加入了志愿者清障活动。
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活跃在椰城,一股股暖流在人们心中激荡。微博“灾后自救行动,每一个人辛苦劳动后的笑容都如此灿烂!如此正能量,灾后重建充满信心!”配发现场照片,迅速被大量转发,特别是中国文明网转发后,全国各地的志愿服务组织纷纷点赞。短短几天里,在微博、微信上发布的志愿服务行动信息达50万条以上,椰城志愿者的风采传遍世界。
制度化发展打造志愿者品牌
事实上,不止抗风救灾期间。平时,共青团海口市委等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暨关爱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农民工及子女”、“一盒饭·传递爱”、“邻里守望·爱在社区”、“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等,打造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
“来,这个足球送给你,记得要跟同学们一起玩哦。”今年中秋,青年志愿者欧阳资和一群志愿者来到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新民小学,为这所学校的留守儿童送去节日礼物,并立下友好的盟约。
欧阳资是一名志愿者,也是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与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自此便一直坚持不懈地履行着志愿者的职责。“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的事业,每天我总是会想哪些事情是可以因为我们而改变的。”欧阳资说,每一场志愿服务活动总离不开许许多多人的支持,有出钱的,有出力的,有出点子的,大家各尽其责,只为有需要的人和地方雪中送炭、增光添彩。
为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今年,海口在及时召开2014年海口市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后,印发了《海口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对全市社区进行调研,根据有阵地、有需求、有队伍、有活动的基本要求,选择12个社区,安排专门的经费,建设了社区志愿服务站示范点,并积极组织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等,打造青年志愿者服务品牌。
如今,在海口的大街小巷,随时可以看到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当中,有大学生志愿者、有社区志愿者、有公共文明志愿者……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海口一张靓丽的名片。(李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