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越来越多新物种出现在城市湿地
城市精灵奏鸣曲
丹顶斑蟌。卢刚 摄
小鸦鹃。蔡挺 摄
背条跳树蛙。黎越 摄
豹猫。卢刚 提供
海南睑虎。卢刚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刘梦晓

  晚上8点,正是城市里灯光氤氲时,人类有夜色中的喧闹,动物也有动物的狂欢。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五源河湿地公园),是一处镶嵌在人类家园之中的静谧所在。暮色四合之后,这里的动物们像是感受到了某种号召,纷纷走出了“家门”,开启了一曲曲欢鸣狂奏。

  今年9月份,在原有基础上,五源河湿地公园新增14个物种,其中鸟类8种,包括褐冠鹃隼、仙八色鸫、乌灰鸫、树鹨、虎斑地鸫、铜蓝鹟、丘鹬、灰燕鵙;两栖爬行类2种,为海南睑虎和背条跳树蛙;昆虫则有裳凤蝶、华丽宽腹蜻、灰脉褐蜻、曜丽翅蜻4种。其中,华丽宽腹蜻为海南新纪录。

  每一种生物被追踪到的背后,或有着有趣的故事,或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两栖爬行类、兽类、鸟类、昆虫类……越来越多的生物出现在湿地中,它们遵循着自然规律,在这里繁衍生息,它们的鸣叫,就像一声声的音律,奏响一曲湿地之歌。

  两栖爬行类:“意外之喜”的邂逅

  两栖爬行类动物多数体型较小,长得其貌不扬,却在进化学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两栖爬行类动物爱好者黎越说,发现背条跳树蛙是一次“意外之喜”,由一次次巧合共同组成。

  第一次巧合——9月初的一天,黎越整理安装在五源河湿地公园的红外相机资料时,突然发现相机记录到了一张疑似背条跳树蛙的照片——背条跳树蛙作为一种体形小巧的蛙类,背面皮肤光滑且长着深棕色条纹,十分好辨认,这也引起了黎越的兴趣。

  9月8日的傍晚,黎越和同伴谷风带着照明设备和相机来到了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城市喧嚣不止,这里却万籁俱寂。除了昏黄的路灯,静谧的环境给了动物们足够的生活空间。

  随着夜色渐暗,一曲奏鸣曲响了起来。“公园里有很多种蛙类,就像打开了发条一样,有一只蛙开始鸣叫,其它的也被带动起来。”黎越说。

  在树上、在河边、在落叶里、在草丛堆,那些人们所不易见到的角角落落,实际上生活着泽蛙、花姬蛙、斑腿泛树蛙、华南雨蛙等多种蛙类。对于这些蛙类来说,湿地是它们仰赖的栖息之地,尤其是雨后,湿地环境更适合它们进行交配。通过鸣叫,雄蛙吸引异性,从而达到交配的目的。

  对于两栖类动物爱好者来说,这样的叫声在黎越耳朵里,是婉转的、深情的。黎越回忆,当他们的手电筒光线四处散射时,一种蛙鸣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听,那像是背条跳树蛙的叫声!”

  这也是第二次巧合。

  循着声音追踪过去,他们缩小了寻找范围。但对他们来说,寻蛙之路更像是一场赌注,只有在运气好的时候,等它们主动出现在眼前,才能看到它们。

  “一般树蛙都生活在树上,但我们发现这只背条跳树蛙的时候,它刚好跳在了一堆落叶里。”黎越说,正是因为再次巧合,两人拍下了这只意外出现的背条跳树蛙。

  一次次的巧合,是一次次的好运气加成。“一般来说,这种蛙类在海南岛中部山区的热带雨林里被发现得比较多。过去3年我们都没有发现过它出现在这里,这次不得不说运气很好。”黎越说。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则认为,好运气之外更有着必然。他认为,这种蛙类之所以在这里被发现,能证明五源河湿地公园至少和它们习惯生存的环境有着相似之处。“可能和今年雨水较多有关系,他们的生活习惯是在一块雨水蓄积的临时水坑里产卵,由于蝌蚪生长速度快,可以在水坑干涸之前就完成生长。”

  今年9月,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新增的海南睑虎也是颇为有趣的爬行类动物。它只在海南出现,因此名字前特别冠以“海南”二字。它习惯生活在火山熔岩地貌、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的潮湿地面上,出现在五源河湿地公园,也正是因为这里的地貌和条件都符合了它的生存要求。

  研究和被发现的故事,也在我省其他生态系统上演。在陵水吊罗山里,有专门的蛙类研究团队,在这里录制蛙类鸣叫,通过研究他们的声音,试图破解蛙类的“自然密码”。

  作为海南独有物种的海南小姬蛙,身影这几年也在俄贤岭、尖峰岭、鹦哥岭、和佳西自然保护区等地被人类发现,它们生活在山区村边海拔160米的荒废水田到海拔1470米的森林间积水坑,长而高音的鸣唱是它们的自然“密语”。

  兽类:和人类可以如此之近

  “五源河湿地公园发现豹猫了!”今年2月的一天,一张身上长着类似铜钱大小花纹的豹猫图片刷屏了海南人的朋友圈。

  照片里的豹猫双目炯炯有神,身形矫健,豹纹均匀分布,让网友直呼:“太可爱了!”

  这一发现,是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工作人员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从2021年9月份开始,该研究所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布设了9台红外相机开展兽类监测。可喜的是,他们在五源河全流域多个点位频繁监测到了豹猫活动的踪迹。“这说明有一个豹猫种群生活在五源河区域。豹猫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在海口郊区监测到豹猫本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不曾料想到它能出现在如此靠近市区的地方。”卢刚说。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食肉动物,猫科动物被称为位居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对保持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

  豹猫为什么会出现在城市里?卢刚介绍,像豹猫这样的小型动物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许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苛刻,即使是一些碎片化的生境也能够让它们存活下来。从2017年建设五源河湿地公园开始,这里就通过河道生态化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野生动植物的生境营造等工作,为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身的场所。豹猫的出现,像是一针兴奋剂,让人们更加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实际上,这几年出现在五源河湿地公园的兽类不止豹猫一种。

  在五源河上游,帚尾豪猪现身于此。它们是“夜行者”,全身几乎都被有带沟的扁刺,抵御敌害的典型姿势就是将身体背向对方。别看它们外型凶猛,但却是妥妥的食草动物。

  自然界中的生物,有的温婉可人,也有的提及就令人色变。眼镜蛇以“毒”和行动迅猛而出名,但是在五源河湿地公园,它也有害怕的角色——红颊獴。红颊獴因眼圈、两颊及腮部毛均呈棕红色而得名,别看它体长只有二三十公分,体重也只有一斤多,但是每每遇到它,眼镜蛇都要落荒而逃。它们是大自然中凶猛的捕猎者,时而拱背竖毛,喷鼻或发出“叽叽”叫声,以示威胁或自卫。

  除此之外,五源河湿地公园还发现了鼬獾等动物。这些都是在城市里难得一见的兽类。

  和人类共同栖息的动物还有不少。穿城而过的三亚河畔,近几年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猕猴和椰子狸的踪迹;昌江海尾湿地公园(试点)也出现了豹猫。

  下转B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要闻
   第004版:要闻
   第005版:要闻
   第006版:要闻
   第007版:要闻
   第008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9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10版:潮起天涯
   第011版:广告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头版
   第014版:封面
   第015版:封面
   第016版:封面
   第017版:封面
   第018版:文化
   第019版:鉴藏
   第020版:物种
   第022版:揭秘
   第023版:史话
   第024版:乐活
   第025版:悦读
   第026版:随笔
   第028版:影视
城市精灵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