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灵活运用信用修复助企纾困
“丢失”的信用找回了

  ■ 本报记者 宋灵云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当企业背上“信用污点”,又该如何消除?

  近日,因合肥某门窗公司未按时履行生效判决书确定的法律义务,权利人海南某科技公司向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及报告财产令,该公司随即主动偿还全部债务18000元。案件到此本已结束,司法服务却并没有止步。

  “法官,我们公司已经还钱了,但涉诉信息在网上还能查到,对投标工作造成影响,这可怎么办?”合肥某门窗公司负责人心急如焚,向龙华区人民法院寻求帮助。

  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互联网时代,企业涉诉信息会被不同机构和网站转载。即便司法程序上已案结事了,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却不能及时更新,从而给企业融资借贷、招投标等带来负面影响。2022年6月,龙华区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全省法院率先出具《信用修复证明》。

  “为被执行人‘开绿灯’,不是‘洗白’,而是在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帮助企业知错能改、重塑信誉,恢复正常经营。”龙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熊桢介绍,法院收到企业申请后,会依照程序启动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对案件的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在该案中,龙华区人民法院审查发现,案情并不复杂,被执行标的额不大,被执行人仅一项涉诉信息且已履行完毕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经过商讨,法院决定屏蔽掉企业涉诉信息,并出具《信用修复证明》,明确相关单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不应因本案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一纸证明,为企业纾困发展按下“激活键”。近日,走上经营“快车道”的合肥某门窗公司向龙华区人民法院送来锦旗。

  “信用修复为我们公司擦去‘信用污点’,解决了公司经营后顾之忧。”公司负责人表示,法院善意执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今后一定诚实守信经营。

  (本报海口2月1日讯)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6版:“营”在自贸港 “画”说新海南——优化营商环境专刊
   第007版:万宁观察
   第008版:本省新闻
   第010版:澄迈新发展
   第011版:专题
   第012版:定安观察图视
   第013版:昌江视点图视
   第014版:新海垦
   第015版:中国新闻
   第016版:中国新闻
   第017版:文化周刊
   第018版:文化周刊
   第019版:文化周刊
   第020版:文化周刊
刘小明会见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客人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在海口召开
领航掌舵谋全局 思想引领向复兴
45位院士为三亚产业发展献策
我省开展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
“丢失”的信用找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