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轼主题文物展开展首日吸引1.6万余人次观展——
千年相约 见展如面
2月1日,“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面向公众开放,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展。
2月1日,在省博物馆东坡集市,外籍观众选购文创产品。
2月1日,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省博物馆开展苏轼主题文物展打卡活动。
2月1日,展览现场,观众通过电子屏幕观察文物细节。
2月1日,苏轼主题文物展现场,观众描摹苏东坡笔迹。 本版图片由 本报记者 张茂 蔡潇 摄

  本报海口2月1日讯 (记者刘晓惠)16136人次!2月1日,“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开展首日,海南省博物馆迎来近五年来日入馆人数之最,“不老东坡”吸引力惊人。

  这次展览有多火?当天早晨8时40分,距离正式开馆还有20分钟,省博物馆正门口等待入馆的人群已排起长长的队伍,停车场车位一位难寻。

  在排队的长龙中,记者一眼就看到一位母亲带着身穿宋服的女儿。“为了烘托看展的气氛,我们特地打扮了一番,孩子说,一定要穿上宋代的衣服来看宋代的苏东坡。”海口市民欧阳金燕说,她们期待这场展览已久,今天特地起了大早,8点半就来到省博物馆。

  9时,省博物馆开馆,进馆的人流一同涌向东坡1号展厅。

  “我已经迫不及待要看苏轼真迹了!”海南华侨中学学生李羽鸿走在前头,进了展厅,她先大致浏览了其他内容,随后找到苏轼真迹《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所在的展柜,驻足细看。周围的人群也围了上来,把苏轼真迹所在的展柜围得严丝合缝,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用影像把眼前的珍贵文物“收入囊中”。

  这次展览可谓精品荟萃,群星耀眼。300多件/套苏轼主题文物,汇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真迹,宋徽宗、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御笔书法,还有徐渭、沈度、钱榖、祝枝山、孙克弘、纪晓岚、郑板桥等名家作品。

  10时,展馆里的人群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在展柜前,大家错着肩膀看、伸长脖子看、排队看,都不愿错过任何一件展品。由于入馆看展人数过多,省博物馆采取了展厅限流措施,东坡1号馆门前,又再次排起长龙。

  除了难得一见的文物,展览结合宋时意境,搭建了展现宋人雅致生活的场景,复原了宋时文人斗茶、抚琴、作画的氛围。真迹、珍藏、穿越感十足,怎叫人不心向往之。

  12时,当天上午已有6492人入馆,远超平日同一时间段的水平。在东坡集市里,海南日报打卡盖章点吸引了许多观众,男女老少排队背诵东坡诗词,用集章的方式打卡苏轼主题文物展。“现场氛围热烈得像在过年!”专程从文昌赶来的观众游玉婷感慨。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人间不可无一”的存在,自从1月初海南要举办苏轼主题文物展的消息传出,海南“东坡热”便又添了一把火。今日开展,这股热气愈加猛烈。

  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苏启雅说,此次展览作为海南2024年开春重磅大展,就是希望通过文物展示、互动体验、场景设置,集中展现东坡文化,讲述海南东坡故事,让观众透过东坡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到了15时,省博物馆迎来了人流高峰。在沉浸式体验区,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全息微电影《南迁过海记》,仿佛穿越回1097年6月,苏轼渡海登岛的那个夜晚。

  夜间看展,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20时,晚风习习,省博物馆进入“超长待机”,此时距离闭馆只有一个小时,还有不少观众陆续进入展厅。上班族王轶特地在下班后赶过来,只为在开展首日看一眼苏轼真迹,“今天是工作日,白天没空过来,好在有夜间展览,伴着星光看东坡真迹,也别有一番韵味。”

  千年相约,见展如面。在首日12个小时的展陈时间里,时间恍若凝固,苏轼仿佛真的站在世人眼前,讲述他的潇洒人生。接下来,与历史对话,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6版:“营”在自贸港 “画”说新海南——优化营商环境专刊
   第007版:万宁观察
   第008版:本省新闻
   第010版:澄迈新发展
   第011版:专题
   第012版:定安观察图视
   第013版:昌江视点图视
   第014版:新海垦
   第015版:中国新闻
   第016版:中国新闻
   第017版:文化周刊
   第018版:文化周刊
   第019版:文化周刊
   第020版:文化周刊
千年相约 见展如面
讲述东坡事迹 弘扬东坡文化
延期等待文物“苏醒” 海南办展诚意满满
珍宝荟萃,再现北宋“顶流”
穿越时光,近距离接触偶像
古今交错,观众成为“画中人”
一首苏诗,洞见一城热爱
共话展览亮点 品读文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