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文洋
唐代诗人王毂在《杂曲歌辞·苦热行》中写道:“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诗中描绘了一幅酷暑的画面:像火神祝融赶着火龙,把天地烧得通红,烈日悬在中天不肯离去,熔炉般烘烤着世间万物。
古代没有电风扇、空调,也没有冷柜、冰箱,古人靠什么消暑降温,度过炎炎盛夏?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古人已开始挖窖储冰,第二年夏季用来制冷消暑。当时,存放冰块的冷库称“凌阴”。《诗经·豳风》写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天寒地冻时节去河里凿冰,储藏进冷库。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宝鸡发现了商周时代的“凌阴”遗址,那是一座深挖5米多的地窖,四壁砌以青石,在3米多处垒出拱顶,上覆夯土,与地面平行。窖门向下有石阶,窖底地面向一侧倾斜,最低处与一眼深井通联,以便融水排入。
秦汉时期,王宫殿宇、权贵豪宅出现了消暑的含凉殿、冷水亭,就是仿照农人车水浇田的方法,将水储到高处放流,催动水车链接扇叶转动,可以对着冰块吹,也可对着垂流吹,即时凉气涌动,暑热消散,清爽舒适。三国时期的曹操还发明了一种控暑降温的“冰井台”,即在室内挖深井,汲入冰块盖严,在井盖上凿孔,便有冷气外溢,是名副其实的“空调”。
骄阳似火的季节有了冰,让古人的脑洞大开,设计、制作出许多冷藏、保鲜用具和消暑、降温饮品。早在战国时期,出现了青铜冰鉴,即是带隔层的四足铜铸方箱,配有厚重、严密的箱盖,隔层放冰块,箱内装饮品或食物,纵是酷暑时节,也能享用到冰镇冷饮、凉爽美食。
屈原在《招魂》一诗中写道:“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意思是说,宴席摆好了,有许多冰镇的玉液琼浆,喝起来特别凉爽。
唐宋时,出现了“冰鉴”的升级版“柏木冰箱”,即用隔凉隔热的柏木制成三层木箱,上下层密封,放置冰块,中间层放食物。当时,人们发现硝石不但能制造火药,放入水中还会吸收热量,甚至结冰。有人就仿照“柏木冰箱”制出一种叫作“匦”的冷藏箱,在密封层填入硝石灌满水制冷,装入鲜货能保质六七天。唐代从岭南给长安的杨贵妃送荔枝,宋代从福建为身居汴梁的仁宗皇帝送鲜鱼,都是装在“匦”中运送的。
唐宋时期,民间也开始有了储冰的冷库。首先挖出五六米深的方窖,在窖底燃起猛火,直烧得四壁挺实坚硬,以防坍塌、渗水,然后架起檩、椽,铺一米多厚的芦苇或稻草隔热,再用黄泥覆顶,建造材料和方法虽简陋,但保温效果并不逊色于官家的“凌阴”。
有了民建的冷库,炎炎盛夏,冰块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让有经济头脑的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制作出花样繁多的冷饮纷纷上市。
唐时,骄阳似火的长安大街上,商贩用铲刀刮出碎冰,调制“雪冷元子”“冰汤酸梅”“凉水青桃”等叫卖,倍受百姓欢迎。
到了宋代,市面出现一种叫“冰酥”的冷饮,用碎冰、果汁、牛奶等调成,看上去凝固坚挺,吃起来却轻软绵柔,凉爽清甜,奶香浓郁。当时的知名文人杨万里写诗赞誉“冰酥”:“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元代,马可·波罗来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忽必烈让御厨制作“冰酥”款待这位意大利使者。马可·波罗回国时带走了“冰酥”配方,后又传到伦敦,英国人进行了更新改造,才有了如今的“冰激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