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6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术微创化、精准化、多学科协作……
为手术患者康复提速

  ■ 本报记者 唐咪咪

  大手术后多久能出院?每个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如果医生告诉你即使面对直肠癌、肺癌等复杂手术,3至4天出院也能成为现实,你是否会感到意外?当前,随着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实践方面的推广运用,这套系统化诊疗模式正在造福更多患者。

  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

  服务前移促康复

  “这名病人当时患有乙状结肠癌,虽然病情复杂但在术后半小时却能自己走出手术室”,海南省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主任蔡国豪向记者描述一则病例,这是该院肛肠外科成功救治过的一名癌症患者,其背后便得益于加速康复外科的介入。

  什么是加速康复外科?它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依赖外科、麻醉、护理、康复、营养等多学科协作的一种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它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整个阶段。恰当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这个加速体现在哪?从康复管理角度看,以前的传统观念是术后再进行康复训练,但现在要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开始就进行宣教并开展术前评估,直至手术结束还要再次评估,从而进一步跟踪至患者基本康复,我们可以通俗理解成服务前移”,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韩亮说,多学科团队合作是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

  为加速病人康复

  采用微创手术

  加速康复外科在国内处于完善与发展阶段,它的运用让外科治疗在麻醉管理、液体治疗、疼痛治疗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新变化。以术前禁食为例,过去会要求患者提前24小时严格禁食,但如今患者在术前6小时可以进食不含油炸、脂肪及肉类的固体食物,甚至在术前2小时仍可适量饮用透明液体,变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病人以更好状态面对手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前进行呼吸系统管理同样不能忽视。今年62岁的李先生左肺上叶有结节,本应尽快安排手术但在术前的肺功能测试中未达标,便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了5天术前训练。韩亮透露:“我们会对患者进行肺功能评估判断其是否耐受手术,如果达不到手术标准就会指导病人进行肺功能和呼吸肌肌力训练、咳嗽咳痰训练等,因为临床实践发现术前功能储备越高,术后恢复越好。”

  为了加速病人康复、降低创伤应激,采用精细、安全、创伤小的微创手术成为重要措施。今年23岁的小张多次出现便血情况后前往省人民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我们考虑的是既要把肿瘤取出,又要最大限度保障他未来生活不受影响,所以评估后决定进行微创手术。”

  蔡国豪介绍,惯例做法是要在患者肚皮上开一个口子取出肿瘤,但如今在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可以精准确定肿瘤位置,然后沿着自然腔道取出标本,再通过医生远程操控机械臂实现肠道缝合,最大程度减少因手术误触神经造成的身体功能损害,术后也仅留下了固定机械臂造成的小切口。得益于没有大创口,小张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为后续康复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仅过三四天便达到出院标准。

  鼓励术后下床活动

  尽早展开康复训练

  “不少人认为经历大手术后应该躺在床上好好静养,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蔡国豪解释道,下床走动和伤口愈合两者并不冲突,反而长期卧床不仅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还会产生肌蛋白丢失、肺功能损害等其他不良影响。患者能够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也是评估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效果的标准之一。

  对此,韩亮抱有相同观点。“术后病情稳定又符合康复治疗适应症的病人,康复介入越早,功能恢复越快,甚至我们会把重症康复训练前移至ICU床旁。不要小看下床走5分钟或者爬一两级台阶等小运动,它们都能帮助身体机能恢复”。今年1月,有一名车祸重伤患者被送至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随后由重症医学科牵头展开多学科联合治疗,其中,在早期患者意识障碍时,康复医学科治疗师符小琼就已对病人进行四肢关节被动活动训练、体外膈肌起搏训练,随着病人意识逐渐恢复清醒,又对其展开呼吸训练、体位适应训练、四肢主动运动等治疗,帮助患者快速撤离呼吸机、拔除气切套管。

  面对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或出院时间延迟的因素之一——疼痛,加速康复外科则推荐使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它强调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或药物来实现更有效的疼痛控制,例如可在患者体内留置止痛泵,以尽量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服用;或是借助治疗师相应的手法缓解疼痛和进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理疗。

  “加速康复外科的施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多学科、多团队的联合协作”,蔡国豪提醒道,加速康复外科并非人人适用,也没必要完全照搬各个环节,应该根据患者的客观实际、诊疗过程、科室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让患者尽早受益、加速康复。

  名词解释

  快速康复

  快速康复(ERAS)是指在术前、术中、术后,采用各种已经证实的有效方法,减少手术患者的应激创伤以及并发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快速康复的实施包括护理、手术、营养、康复、医院管理等多个环节,涉及医师、麻醉师、手术护士等多方面人员,体现着医疗工作中的人性关怀,同样也离不开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制图/许丽

  延伸阅读

  加速康复外科的主要治疗流程

  ●术前科普

  通过科普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他们对手术和康复过程的理解和依从性。

  ●优化麻醉管理

  选择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减少麻醉相关的并发症。

  ●术中管理

  包括术中保温、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精准的液体治疗和血糖控制等,以减少手术应激。

  ●术后疼痛控制

  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以降低副作用并促进早期活动。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在术后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和下床行走,以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营养支持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和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并发症

  采取措施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出院计划和随访

  制定清晰的出院标准和随访计划,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得到必要的医疗支持。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心肺系统功能和肌肉骨骼系统功能的恢复。

  (唐咪咪辑)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民生新闻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健康周刊
为手术患者康复提速
新技术击碎冠脉“拦路石”
试试家用止痒“黑科技”
哮喘也可能不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