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三亚5月30日电(记者刘杰 黄媛艳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刘子榕)5月30日,2024年民体杯全国民族武术、押加比赛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民族武术、押加测试赛在三亚开赛,共有来自山西、辽宁、云南、海南等14个省区市的20支代表队85名运动员参赛。
挥掌、踢腿、跳跃、翻滚……民族武术赛场上,运动员们拳疾如风,脚蹬踏浪,一招一式间尽展武术魅力,观众席频频爆发出热烈掌声。“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民族武术比赛,和在电视上看完全不一样,现场能感受到运动员的拳风和力道,很期待今年11月将在三亚举行的运动会。”观众柏晶月说。
民族武术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从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次将武术列为竞赛项目起,武术项目一直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参赛运动员最多、争夺最激烈的竞赛项目之一。当天,民族武术项目决出了男子组一类拳、女子组一类拳以及男子组四类拳、女子组四类拳等四个类别的一、二、三等奖。“这次我选择的是形意拳,形意拳来源于五行,是演化而来的象形动作。我对自己的发挥很满意。”山西代表队运动员刘长青当天表现出色,获得了女子组一类拳的一等奖。
对于海南代表队运动员刘昊东来说,此次比赛是一次虚心学习和总结经验的机会,“比赛场地设施非常专业,赛场氛围也很好。对手们实力强劲,各有特色,非常开心和大家同场竞技,互相切磋。”
在押加项目的赛场上,随着一声哨响,一场力量的比拼就此展开。当中间的坠条越过决胜线,胜负在这一刻分出,对阵双方相视一笑,互相致意。云南代表队运动员陈赵龙当天第一个出场,参与61公斤级别的角逐。他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今天感觉状态还不错,希望我和对手都能越战越勇。”
押加,又名“大象拔河”,是一种趴着拔河的体育项目。1999年,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第一次被列为竞赛项目。“本次押加项目共分为55公斤、61公斤、68公斤、76公斤、85公斤等5个级别,比赛时选手需要双手双脚全部着地,奋力向前拉动,考验选手的爆发力和体能。”押加项目裁判组负责人介绍,当天进行的是循环赛,大家都表现出较高的竞技水平和状态,5月31日进入淘汰赛阶段,希望大家能赛出风采、赛出水平。
“民族武术和押加项目都是民族传统体育悠久历史的见证和传承,运动员们在竞争中交流,在较量中提升,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本次赛事是对三亚场馆场地、竞赛组织、工作保障、筹备成果的全面检验和测试。
“我们已经做好了提供优质赛事组织和服务的准备,希望所有赛事参与人员都能在碧海蓝天、椰风海韵的陪伴下,感受‘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城市气息,感受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蓬勃生机,共享民族团结盛会,共叙民族团结情谊。”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比赛由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海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三亚市人民政府主办,运动会执委会承办,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