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海人”潜入海底捡垃圾
李波(左一)在海底清理海洋垃圾。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李梦楠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6月5日,在三亚西岛旅游景区,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志愿者李波和百余名企业代表、市民游客、艺术家一起参与净滩、净海志愿服务行动。

  今年是李波坚持清理海洋垃圾的第24年,从22岁到46岁,李波几乎把人生中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海洋。

  和常见的清理海滩垃圾不一样,作为潜水教练的他是在海底捡垃圾。

  扎进“梦中情海”捡垃圾

  李波在鸭绿江边出生长大,海洋曾经离他很远。少年时,在一张明信片上,李波看到了海南的蓝天、大海、沙滩,一下就被迷住了。长大后,带着这个念想,李波跨越几千公里来到三亚,一头扎进了“梦中情海”,成为一名潜水教练。

  24年前,因为一场台风,在李波心目中,如同《西游记》中海底龙宫梦境般的海底,变成了“垃圾场”。“到处都是塑料袋、饮料瓶和挂着鱼蟹的破烂渔网。”李波还记得当时内心的刺痛,自那以后,他开始一次次徒手清理并带离不属于海底的污染物。

  与在岸滩上捡拾垃圾不同,海底能见度低,作业时还需要小心谨慎,不能破坏珊瑚,孤身入大海打捞垃圾这件事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危险。

  身体被渔网割伤、脖颈被绳子勒住、尖锐的礁石刺破皮肤……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 年轻时的李波经常穿一件泳裤,戴一副泳镜就下水了,身上也总是出现各种伤痕。

  离死亡最近时,李波在海底被大网困住难以呼吸,后背、腹部、大腿均被渔网割伤,险些丧命。他也曾被“幽灵网”勾住脚蹼,差点无法返回水面。

  几度死里逃生,李波的脚步却并未因此止步,而是开始攒钱“升级”清理海洋垃圾的装备:潜水服、压缩气瓶、调节器和更结实的脚蹼,“只有配足装备,安全才更有保障,这样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李波坦言。

  想让大海重现最美的模样

  濒临过死亡的李波没有哭,但面对经过自己和专业人员救助得以新生的海洋生物,李波却忍不住落泪。

  5月26日上午6时,经过145天的救助,曾搁浅在三亚市的鲸鱼“海棠”重回大海。

  在李波手机里名为守护“海棠”日汇总的备忘录里,留存着对“海棠”的点滴记录,从呼吸的频率到进食的次数、游动的情况,“海棠”每一次的新情况都牵动着他的心。直到最终放归大海,李波一直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海棠’的成功救助非常不易,是多方努力的结果。”李波说,这次救助的意义,也不仅仅只是让搁浅的鲸鱼重回海洋,还为今后救助更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参考。

  这不是李波第一次进行救助工作,20余年来,他已参与救助近60只海豚、海龟等海洋生物,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海洋精灵。

  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被李波视作与清理垃圾同等重要。作为一名潜水教练,李波规定,自己的学员结业时至少要和他一起去清理一次海底垃圾;带着游客潜水前,他要给每个人发放垃圾袋,告诉他们如果在海底看到垃圾,都可以捡上来;带着孩子去海滩游玩,总习惯性地带上网兜清洁垃圾。

  多年的志愿工作,让李波深刻地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海洋保护行列,才能让蓝色家园越来越好。

  如今,李波还经常到学校里,给小朋友们看清理垃圾时的图片和视频,希望他们多关注海洋生态,呵护蔚蓝。

  “现在海底的环境越来越好,我觉得自己的坚持都值了。”24年来时光变幻,但李波的梦想仍一如从前,“想把大海复原成最美好的样子,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也能感受蔚蓝之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深读·海南
   第006版:陵水新视野
   第007版:新海垦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世界新闻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广告
   第016版:广告
入局短剧江湖 海南出招几何
“守海人”潜入海底捡垃圾
跟着这首新歌,感受儋耳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