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美
七八月份,正是旅游旺季,北京一些热门景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一些原本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却被“黄牛”炒出高价,成了他们牟利的工具。(8月14日《华商报》)
近年来,“了解一座城市,从当地的博物馆开始”成为社会共识,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新时尚,全国各地兴起“博物馆热”,特别是在暑期,全国很多博物馆出现“一票难求”现象。与此同时,公益性博物馆的免费门票沦为“黄牛”倒卖的商品,成了“黄牛”牟利的“摇钱树”,也饱受人们诟病。记者在国家博物馆外随机采访30位游客,其中28人买的是“黄牛票”,足见“黄牛”倒卖博物馆免费门票现象的严重程度。
“黄牛”肆意倒卖公益博物馆、免费景区的免费门票,加重了市民参观的经济负担,在客观上抵消了免费开放政策的效果,扰乱了博物馆正常开放秩序,危害不可小觑。
遏制“黄牛”倒卖公益博物馆免费门票现象,法律和技术手段一个不能少。“黄牛”倒卖博物馆免费门票在法律上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有“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的”行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公安机关应当与公益博物馆及免费景区密切合作,主动行动,及时查处倒卖博物馆免费门票的“黄牛”,依法追究“黄牛”的法律责任。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监管,责令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及时下架、屏蔽售卖博物馆免费门票信息。
博物馆等免费景区应当采取技术手段防范“黄牛”倒卖免费门票。一方面,博物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开放时间,提高接待能力,方便大众直接参观。另一方面,博物馆采取预约机制的,应当严格实行实名预约制,身份证号码与手机号相统一,并严格限制个人预约博物馆的次数等,压缩“黄牛”操作空间。同时,博物馆还应不断修改完善自身的放票规则,动态调整放票时间,不定期改变放票时间,堵住预约或售票环节中的漏洞,不给“黄牛”以可乘之机。此外,博物馆应当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检测识别出异常设备的IP地址、地理位置,并采取措施封堵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