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纸张看似“柔弱”,但如果保存得当,也足以跨越千年而不朽。但在海南,湿润、高温的自然环境使得纸质文物的保存更具挑战性。随着海南省博物馆“尽携书画到天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特展”的开幕,纸质文物的保存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纸质文物的保存环境必须保持稳定且适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展览中,省博物馆加强对环境的监控力度,确保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始终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同时会定期对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在本次的展览中有来自元代吴镇的《古木双禽图》和明代的《松鹤图轴》,这两幅作品材质都为绢制,且年代久远使其更加容易受到霉菌和虫害的影响,因此在温度的把控上要比纸本绘画更加精确。
针对海南湿热的气候特点,省博物馆在本次书画展厅内安装了先进的温湿度调控系统。通过精密的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展柜内的环境参数,并自动调节空调和除湿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展柜内的温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如在本次展出的一级文物《渔乐图卷》中,就用了德国定制的汉氏展柜,确保文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书画类文物的保存中,光照是纸质文物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陈列展柜的光源安装完毕后,省博物馆还会对各展柜进行全面的照度测量。
省博物馆对于一级文物吕学的《渔乐图卷》和张岳崧的《南安书院碑记》,设置了单独的展柜,较其他书画采用了更低照度的灯光设计,并安装了防紫外线玻璃展柜,以减少光照对文物的损害。
此外,为了防止纸质文物遭受虫蛀,本次展览中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是采取了严格的熏蒸消毒措施,对展厅和库房进行了全面处理。省博物馆还定期对文物进行细致的检查与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任何虫害问题,确保文物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