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执笔探史得交挚友

  ■ 张兴吉

  在我眼中,每周一“见面”的《海南周刊》,是一位相伴多年的挚友。我和《海南周刊》的渊源,要从三十多年前讲起,也就是我和《海南日报》的关系说起。我是1988年到海南工作的,之后一直在海南师范学院当老师。刚到海南不久,就有海南日报社的编辑找海师的老师为《海南日报》的副刊写一些稿子,于是我开始为《海南日报》写一些小文章。我记得,当时写的是一些书评类的稿件,主要是点评文学和历史类的名著。我是学历史的,自然选择写历史类的书评。最早写的选题,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记得写过一篇《晚明文人生活的写真》,写的是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的书评。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虽是名著,读的人却不多,我也属于不一定读懂的人,只是对此书的印象深刻,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在海南待了一段时间后,我的研究方向转到海南历史方面,于是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一些有关海南历史的短文。

  2008年《海南周刊》创刊后,由于撰稿经常联系,我与海南日报社的一些朋友熟悉起来。那几年我正投入研究海南近现代历史、海南抗战历史,出版了专著《日本侵占海南岛罪行研究》,《海南周刊》的编辑朋友约我写了“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等主题的系列稿件。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那一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先后在《海南周刊》上发表了4篇文章:《抗战时期日军侵入海南岛始末》《抗战时期日本对海南岛的经济掠夺》《海南文化抗战:硝烟中的呐喊》《抗战期间流亡岛外的海南人》。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自己的研究能与《周刊》的选题策划“同频共振”。我很乐意通过大众传媒,以一种通俗可读的形式,向读者普及一些历史知识。

  在为《海南周刊》写稿的同时,我也十分关注《周刊》的发展变化。我一直有个习惯,办公室订阅的《海南日报》到了之后,我都会把周一推出的《周刊》抽出来保存,一方面是为了便于随时拿起来阅读,另一方面是为自己今后的研究积累一些资料。《周刊》刊载的文章众多,其中不乏别出心裁的力作。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一篇介绍海南蘸料的文章,作者从“蘸料”这个主题切入阐述了海南菜的主要特点,给我的体会是此文展示了海南饮食文化的基本精神,既注重食材的原味,也尊重每个人的饮食习惯。有一次,我接到一个去电视台点评海南菜的任务,一时间有点束手无策。这时,我想到了这篇文章,简单整理了一下,最后以“原汁原味”为方向,讲述了食材与蘸料的关系,概括了海南菜的精华,总算是正面回答了问题。这一经历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想更好掌握海南历史的要点,必须要多学习、多交流。

  《海南周刊》创立十六年,我作为一个海南历史的研究者,有幸以撰稿人的身份参与其中,并见证了它的点滴变化。回想起来,《周刊》就是一个好朋友,《周刊》的方向,也是一个好方向,《周刊》创作团队努力的结果,也必然是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好结果。我相信未来《周刊》会办得更好,会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自贸港观察 焦点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世界新闻
   第009版:世界新闻
   第010版:广告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文化周刊
一纸情牵 相伴成长
我与《海南周刊》的血脉联系
执笔探史得交挚友
海岛上的万物生长
海南至味多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