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岛上的万物生长

  ■ 李梦瑶

  从小到大,我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植物盲”:对于身边的花花草草,不了解、不关注,也丝毫没有窥探它们的兴趣。植物有什么意思呢?它们像石头一样,看起来似乎总是一成不变,木讷又无趣。

  第一次“被迫”去认真端详它们,是接到了《海南周刊》的约稿。那是2018年10月,海口获评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后,《海南周刊》推出“海口国际湿地城市特刊”,分配给我的写作对象是一片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东寨港红树林。

  红树林为什么叫红树林?它们是指一种植物吗?它们为什么能生长在海边?仍记得那个午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家们带着我钻进那片海上森林,一个又一个问号便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打开搜索引擎,当然可以找到答案。但真正打动我的东西,在答案之外。

  我至今记得,那天看到数不清的虾蟹从林下滩涂淤泥中探出头时的兴奋,抬头发现遮天蔽日的鸟浪奇观时的震撼,以及得知红树植物故意将自己的种子生得涩口,以躲过底栖动物采食时的惊叹。

  那是我第一次被一片树林打动。更准确地说,是被如此蓬勃的生命力打动。

  从东寨港红树林出发,这些年,我到访过琼岛西部的稀树草原,看到过五彩斑斓的海底珊瑚,也翻越过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座又一座大山。我见到尽情跳跃的海南坡鹿,抚摸2600多岁的雨林“树王”,目睹一棵树对另一棵树的无声绞杀,听见响彻山谷的鸟鸣,也曾与海南长臂猿清澈如孩童般的双眸对视……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着迷的世界!

  与珍稀物种邂逅时的怦然心跳,对动植物生存智慧的好奇与敬佩,为雨林生物群落的生命力感动……每一次探访归来,这些强烈而充沛的情感,都会不断催促我落笔,由此也促成了我与《海南周刊》的一次次结缘。

  一个人的所见所闻当然有限。幸运的是,这些年,我遇到了很多不吝赐教的“引路人”: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教授、学者,也有在山里待了一辈子的“土专家”、护林员。我跟着他们一起巡山,一起丈量树的胸径,一起追寻野生动物的踪迹,听他们讲长臂猿家族的趣事,以及他们从“愚公移山”到“愚公守山”的故事。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视域不断拓宽,更加浓厚的生态保护意识在我心里“生长”。我听懂了不少动植物的“语言”与情绪,见识了生态系统的多样与坚韧,看到了人类对自然的僭越与补救,也开始真正懂得欣赏生命之美、自然之美。

  植物也好,动物也罢,每一个物种的诞生,必然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演化,它们在绝境中新生、繁衍、变异,这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多样性。它们种群纷繁、生而不同,既各得其所,又唇齿相依,在这片土地上迸发出生命之喧闹与绚烂。

  我希望通过《海南周刊》将这些至美至真的生态故事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听到一座海岛上的万物欢歌,关心一棵树的盛衰,读懂一只鸟的喜乐,也期待着能借此唤起对生态问题的更多审视与关切,让更多人善待自然、善待生态。

  (作者系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自贸港观察 焦点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世界新闻
   第009版:世界新闻
   第010版:广告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文化周刊
一纸情牵 相伴成长
我与《海南周刊》的血脉联系
执笔探史得交挚友
海岛上的万物生长
海南至味多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