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保城12月17日电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迎春)12月17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赤田水库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上游水岸缓冲带(以下简称缓冲带)项目施工现场,工人正在开挖洞穴,用于种植缓冲带植物。据了解,项目实施以来,工人们加快推进缓冲带植物种植进度,同时悉心照料已种下的植物,确保成活率。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是在距离水岸线一定范围内通过种植青皮竹,建设生态屏障水岸缓冲带。项目总投资为1500万元,拟建设面积261.44亩,长度约6公里,种植青皮竹面积约50.36亩,原有树木(青苗)不采伐,退出生产经营改造成生态防护林。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83%,建成后将起到缓冲、隔离、净化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提高饮用水源地保护能力,保护赤田水库流域生态环境。
“此次缓冲带项目是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活动对饮用水源造成的直接损害,进一步提高饮用水源的保护能力。”保亭县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室工作人员黄警望介绍,下一步,县林业局将继续把控项目进度,加强对已种竹子缓冲带的监管,保护赤田水库流域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