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海南大学教授杨小波认为,澄迈县发展生态现代农业的探索实践,堪称我省一例典范。2012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在国内尚属起步的生态现代化建设中,澄迈的探索具有试点和借鉴意义。
据悉,享有多项美誉的澄迈县,早在2008年就提出“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构想,用40项与生态挂钩的指标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退化脱钩。6年来,当地产业转型初显成效,绿色GDP占比达到70%以上,连续四年GDP增速全省第一,去年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6年前下降71.7%,初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理论基础 生态现代化应以人为本
为了组织实施好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2008年工作启动之初,澄迈县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主任的生态现代化建设委员会,同年挂牌成立了县镇两级生态现代化建设办公室,做到编制、人员、经费、职责“四到位”,制定生态现代化建设近、中、远期规划指标,并于2010年开始常态化工作。此后,澄迈县还出台了“十二五”时期生态现代化建设规划。
在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看来,生态现代化就是: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人享受高度现代文明;经济发展要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破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导致环境退化的魔咒;人要全面发展,实现生态家园、生态人生全面建设。
“生态现代化必须以人为本。”杨思涛强调,自然生态囊括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影响人的生命、生活、生产、生存的诸多要素,但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在于人”,要实现“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人安居乐业”。
2009年,杨思涛攻读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期间出版学术专著《走向生态现代化——海南现代化路径选择历史过程研究》一书,介绍了德国学者胡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生态现代化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以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三赢”。之后,杨思涛结合海南实际,提出了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的策略。这一理论首先被用于澄迈县的探索实践。
努力实践 绿色农业带来八大转变
“众所周知,海南生态环境优越,澄迈更是具有‘富硒、生态、长寿’等资源,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四化四县’,给澄迈带来八大方面的转变。”论坛期间,澄迈县县长吉兆民分享了澄迈探索发展生态现代农业的实践经验。
所谓“四化四县”,是指农业产品的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农业生态现代建设示范县、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中国富硒产业经济示范县。通过实施“四化四县”策略,澄迈有效实现了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发展良好、标准化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品牌农业进一步打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农产品质量监管全覆盖、农业经营体制不断创新、绿色生态农业保障措施不断完善等8个方面的转变。
据悉,2014年,澄迈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两次强台风袭击的严重影响,全县农业增加值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0.1、1.0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97.68亿元,同比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0688元,同比增长12.6%,收入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7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跑赢全县生产总值(GDP)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发展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成新常态
吉兆民介绍,下一步,澄迈还将以规划为引领,按照中央对“三农”工作的要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部署,积极构建“农业园区、市场主体、规模经营、体制保障、产业支撑”“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让发展生态农业成新常态:
一方面,澄迈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打造特色主导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等;另一方面,澄迈将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发展原则,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大力支持休闲农业发展,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与此同时,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澄迈将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持续推进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
在扩大品牌农业效应方面,澄迈将制订品牌农产品发展规划,出台促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意见,在做优原有无核荔枝、福山咖啡等品牌的同时,力争打造一批农业新品牌。同时,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县财政对农业总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10%,农业投入占财政年度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