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 南国都市报 | 南海网 | 南岛晚报 | 证券导报 | 法制时报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除医疗器械“洋垄断”需先斩断利益链
  近年来,有些医院迷恋于斥巨资购买大型进口“超级设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医疗器械存在“洋品牌”垄断、价格虚高等问题,客观上加剧了群众“看病贵”。(12月12日《新华网》)

  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在庞大的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中,进口的洋医疗器械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甚至出现了“洋垄断”现象。比如,在CT类、磁共振MRI类、核医学类以及血管造影机DSA类等大型高精尖诊断器械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长期被“GPS”(即美国通用电气、荷兰飞利浦、德国西门子)三家外资企业所垄断。

  国内公立医院普遍热衷高价购买“洋枪洋炮”,从表面上看,主要是近年来,我国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引发了对智能化、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需求的增长,而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国产医疗器械确实与进口器械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导致了部分医院和大众对国产医疗器械的不信任。

  然而,不得不防的是,医疗器械“洋垄断”的背后,存在着不透明的利益链。一般来说,公立医院采购进口的洋医疗器械,会从中拿到不小比例的回扣,近年来,各地有不少医院主管者就因拿回扣而落马。换句话说,用公共财政购买价格昂贵的进口医疗器械,可以让部分人的私人腰包鼓起来,价格越贵,回扣越多。同时,进口医疗器械的检查等收费标准,比国产器械要高,这中间的价格差,实质上就是医院的利润空间。可以说,这种高回扣、高利润,直接诱导医院及其主管者更愿意采购“洋器械”。

  但公立医院迷信“洋枪洋炮”,直接增加了公共财政用于购置、维修医疗器械的费用,加重了政府财政包袱。而且,最终为进口医疗器械买单的是广大患者,增加了患者的看病费用和就医成本,加剧了群众的“看病贵”。另外,高端医用设备核心技术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使得医疗诊断、治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档案等信息安全面临风险。

  由此可见,医疗器械市场“洋垄断”格局亟需打破。一方面,要以政策为引导,推动医疗器械市场的供给侧改革,提高国产医疗器械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必须斩断医院购买进口医疗器械背后的利益链,铲除背后的腐败因素。(何勇)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海南新闻综合
   第003版:海南新闻 关注2016年海南冬交会
   第004版:脱贫攻坚进行时特别报道
   第005版:专题
   第006版:深读社会观察
   第007版:海南新闻经济
   第008版:评论
   第009版:关注海口十大农业品牌建设·综述篇
   第010版:海南新闻综合
   第011版:三沙新闻
   第012版:千年古郡 魅力儋州
   第013版:中国新闻
   第014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015版:中国/世界新闻科技
   第016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017版:体育新闻综合
   第018版:文娱新闻综合
   第019版:教育周刊
   第020版:汽车周刊
生活更方便城市才会更美好
破除医疗器械“洋垄断”需先斩断利益链
养出好孩子需要好家风
个人隐私谁来护
别让“看家神器”成为“泄密工具”
八一男排:将为文昌奉献更多精彩比赛
八一队:困难面前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