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卓斌 通讯员 吴清文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自省委出台《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以来,澄迈持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构建人才工作平台,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大力引进各类人才,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截至目前,澄迈共签约引进人才2178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0人,并依托县级人才服务平台,为引进人才提供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办结人才落户343人。
“澄迈正依托海南生态软件园等重点园区和26家科技型研发机构、1家院士工作站,不断搭建引才‘强磁场’。”澄迈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澄迈将持续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构建更加科学的引才体系,进一步聚智聚力促进澄迈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量体裁衣引人才
“孩子的病况持续了多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等问题?”……12月12日上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内,儿科执行主任房定珠正细心地向患儿家属询问病情。
今年上半年,澄迈县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新华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医联体”联盟医院。房定珠是新华医院派驻到澄迈县人民医院的第二批医疗专家。
房定珠是新华医院儿童呼吸科的主任医师,在医治儿童哮喘等方面经验丰富。
“县级医院重点在于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如果孩子在医院看病长时间看不好,他们会失去耐心,选择到省医院或者岛外寻医问诊。”为此,房定珠除了每周定期对科室医生开展业务培训外,更多的是将新华医院先进的诊疗、管理体系带来澄迈县人民医院,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升科室的诊疗水平。
这只是澄迈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订单式”精准引才的一个缩影。在医疗方面,澄迈今年陆续引进6名省外名医专家进驻澄迈县人民医院;在教育方面,澄迈累计引进7名优秀校长和30名省级骨干教师;在政务方面,澄迈面向全国引进的18名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今年陆续到岗。
搭建平台引凤来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正是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澄迈不遗余力搭建高标准、高层次的引才平台。中冶建筑研究总院院士工作站今年落户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是澄迈平台建设取得的喜人成果。
目前,该工作站已有3名院士进站开展研究。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介绍,该院士工作站主要围绕低成本海洋地材关键材料与应用技术、海洋钢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方面内容开展研究。
“工作站的相关研究成果将解决海南建设开发所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例如传统钢结构腐蚀现象严重等。”岳清瑞表示,同时,工作站还将开发关于高性能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成套技术,这对于提升海南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澄迈还实施“我是创始人千人计划”等活动,着重面向海内外引进和培养一批互联网、文化创意等领域急需人才,配套成立海南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将为园区在孵企业提供2.5亿元创业投资资金,筑巢引凤来。
健全机制留人才
每年预留出约5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资源开发、高层次人才补贴、岗位津贴及人才奖励等;出台《澄迈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大幅度提高引进人才优惠待遇,最高津贴可达30万元;对在县内中小企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博士)高端人才给予每月2000元的工作补贴,同时开展澄迈县突出贡献人才评选活动,对突出贡献人才颁发奖金80万元……一系列奖励举措,彰显了澄迈招才引才的决心和诚意。
此外,澄迈将于近期印发《澄迈县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建立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同时,澄迈将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创业资金扶持,以此鼓励更多创业者来澄迈创新创业,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吸引人才扎根澄迈、服务澄迈。
为了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澄迈还于近几年集中出台了《澄迈县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澄迈县专家委员会管理暂行办法》《澄迈县科技创新暂行办法》等10余项配套文件,从党管人才、项目资助、专家联系服务、医疗保障等多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优厚待遇,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环境。
(本报金江12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