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1版
多措并举
提升教师素质 推进均衡发展
“通过学习,我的教研思路进一步开拓,对我今后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希望多开展这样的培训。”回顾今年8月参加的全省暑期研修培训,定安县地理教研员孙传升表示。
多年来,我省通过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培养优质师资力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举措,确保教师素养不断提升。
这是提质增效的有效举措——构建国培、省培、县(市)培、校本研修四级教师研训体系。今年暑期以来,分层分类面向全省中小学校长、教研员、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各学科专任教师开展暑期研修培训,累计培训约28.97万人次,实现全省中小学专任教师全覆盖。
这是培养好教师的持续追求——建立省特级教师工作站、省级卓越校长(教师)工作室100个,培养中小学省级骨干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500多名,辐射带动一大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这是狠抓落实的坚定决心——出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配套违规处理办法,形成了抓规范、树典型、惩失范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式、网格化的师德监管体系,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今年进一步实施政治建设“思想铸魂”等6大行动,落实从业禁止和准入查询制度,强化师德底线要求。
这是补齐短板的不懈努力——推动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等举措,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保障。依托“国培计划”,三年来累计培训农村地区教师6万多人次,重点培训我省农村及薄弱地区骨干教师及团队1.2万多人次。
随着教师队伍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水平也明显得到提升,一组数据能够说明问题——2022年我省幼儿园教师数量扩充到2012年的2.4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本科学历以上的比例分别从2012年的13.5%、69%、95.1%,提高到了2022年的52.4%、89.3%、98.8%。
深化改革
强化队伍建设 激发教师活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长期以来,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成绩来之不易。同时,我省也积极直面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多项改革齐头并进,激发队伍活力。
让教师队伍“活”起来——积极推进“县管乡用”基层教育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改革,促进优秀教育人才向农村基层学校流动;实施“县管校聘”改革,推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让教师编制“活”起来——推进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教师周转编制管理和使用机制。
让教师发展“活”起来——推行职称制度改革,逐步提高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乡村学校等教师中高级岗位比例。建立职称层级竞聘制度,探索“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教师任用机制。
令广大基层教师感到有所盼的是,我省不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着力提升教师获得感与幸福感。比如,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特岗教师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中小学按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标准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确保班主任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不低于校内中层管理干部;大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改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等。
获得感与幸福感还源于对职业的成就感。我省突出典型引领,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持续开展特级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最美乡村教师等选树宣传工作。今年全省共评选特级教师81名,推选教书育人楷模15名、最美乡村教师10名。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下一步将着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规模扩大向高质量发展,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本报海口9月9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