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姚皓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海里游的……近日,记者走进海南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展厅看到,大大小小的“硬核装备”整齐陈列其中,它们的造型有的像“人”,有的像八爪鱼,有的则是常规的车船飞机状等,各异的形态、丰富的配色令来访者眼前一亮。
“它们可不只造型看着厉害,本领也多着呢!”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鋆介绍这些“硬核”装备时,眼里是有光的。在众多无人智控产品中,飞行者科技的多维感知决策一体化无人机系统利用定位、视觉、避障传感器等融合技术,填补了我国无人机在卫星信号丢失或因障碍物遮挡致信号减弱等在复杂场景下实时精准控制无人机起降、定位、避障和控制的技术短板,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这些装备可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能源、应急、电力、交通等诸多场景。
2016年,海南人陈鋆带着一腔创业热情“回家”,瞄准自贸港发展机遇,拉起一支三人创业团队,租下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飞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自此诞生。
回琼创业前,陈鋆和他的创业团队有着世界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科研院所研究员等职业履历,但面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发展环境,他们还是遇到了来自市场体量、人才资源、产业结构等因素带来的诸多挑战。
“绝不躺平、脚踏实地、厚积薄发”,这是陈鋆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分享的创业秘诀。创业初期,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在国内部分地区虽已初具规模,但海南市场尚处空白,正是由于相信无人机尤其是工业无人机的未来前景,团队从一开始便选定并坚定了这一方向。通过团队的不断努力,加大力量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改进,锲而不舍攻坚克难,同时积极寻找投资和市场机会,公司也逐渐发展壮大,在填补国内空白等方面不断强势破局,更是跻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行列。
当前我国无人机企业多达万余家,飞行者科技缘何能从中脱颖而出?在陈鋆看来,企业的飞速成长与自身的发展路径息息相关。尽管各类“硬核”装备丰富,但飞行者最初的定位并不是一家“纯”硬件公司,而是主打“硬件+数据”盈利模式,即在给客户提供无人智控装备的同时,深挖行业需求,提供专业化数据服务,“无人机产业竞争的焦点已经从‘制造’转移到‘服务’,只有深挖行业需求,把细分领域的精准聚焦叠加我们公司科技创新的资源优势,才能让我们‘飞得更高’”。
另一方面,还得益于海南自贸港建设机遇。在陈鋆看来,飞行者科技从初创时期的诸多困境、资金捉襟见肘甚至难以为继,到如今的发展成绩,离不开海南省、海口市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从人才政策、科技创新政策、产业扶持基金等多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使他和他的团队能有更多的底气投入到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之中。尤其是近年来,海南自贸港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等,也让飞行者科技更加笃定在琼发展的决心。
走过低谷,攀越高峰。如今的飞行者科技已从初时三个人的工作室发展成为业务覆盖大半个中国的国内知名企业。企业已拥有19项国家发明专利及15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先后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信部新型消费示范企业、工信部物联网项目示范企业、工信部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海南无人智控工业设计中心等荣誉和资质,累计承担7项国家级示范科研项目、5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并参与2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在北京、广州、四川拥有多家分(子)公司。
“7年很短,7年也很长,相信借着海南自贸港建设东风,飞行者科技一定会飞得更高、更稳,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贡献高科技企业力量。”陈鋆说。
(本报海口12月1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