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梦晓 陈彬
还记得生椰拿铁爆火的那个夏天吗?如今两年过去了,椰子仍然牢牢占据国内热门水果的TOP榜,只不过流行口味从“生椰拿铁”变成了今冬新品“烤椰拿铁”。
椰子的热度如何持续,这条“产椰链”还能怎么连?12月12日,一场以海南椰子为主角的论坛——2023中国(海南)国际椰子产业论坛在海南文昌举办,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界代表共同为椰子产业发展献策。
透过这场论坛,我们能深入了解海南椰子的“前世今生”,也能集思广益共谋海南椰子的未来发展。
走出去
谋求多元合作
海南椰子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唯一能够规模化种植椰子的省份。一棵椰子树,既是促进海南群众增收的经济树、致富树,又是大美海南的生态树、形象树,更是海南一张富有地方特色的靓丽名片。
同时,我省拥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等从事椰子产业研究的一批强大的科研机构,为椰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力。
随着海南在椰子植保防控方面的经验技术日益丰富,海南椰子开始“走出去”。2019年5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照华带着椰子植保防控技术走出国门,抵达密克罗尼西亚的波纳佩州。
彼时,波纳佩州当地椰子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病虫害的防治,张照华和团队带着技术过去,帮助建立椰子种植技术示范园。凭借我国在椰子研究领域的经验,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需求,还在那里建立了高效节水节肥的种植模式,助力当地提高椰子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智能装备水平。
此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还先后与阿联酋、密克罗尼西亚、尼日利亚等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面向南太平洋、东南亚、非洲等举办国际培训班20余期,承担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等40多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走出去,不仅结出了互帮互助的果实,也种下了加强合作的种子。
回到论坛,在现场进行的4批签约中,就包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椰子管理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与菲律宾佳利南亿隆食品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亚贸易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等国际合作的内容。
接下来海南椰子该往哪走?从萨摩亚驻华大使阿尔伯特·爱德华·雷诺德·马里纳的一番话中,可看出其中一个大概方向。
以萨摩亚为例,当地现有的种植园已经过了丰产期,70%的树木已经衰老,面临着没有生产能力、椰子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这次论坛给萨摩亚创造了机会——通过探索合作机遇,当地希望能够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上述挑战,并探索研究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引进来
完善自身提品质
中国,是椰子原材料需求大国,国内平均年消费数量达25亿个,但海南的供应量仅占10%左右,因此形成了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
数据显示:从2015年我国椰子年进口量不足30万吨,到今年这一进口数据有可能突破60万吨。由此可见其市场需求之大,以及海南椰子发展空间之大。
不难看出,引进进口椰子成品这种“引进来”是填补这一空间的有效一招,而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式。
比如,当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推出了一系列椰子优良品种,文椰二号、三号、四号等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这就是海南引进优质品种进行培育研发的成果。
但更长远来看,“引进来”又不应只是某些品种,更应该是探索自身长远发展、提升品种品质的理念和技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应该拥有核心竞争力,从种质资源及生产端发力,根本性地解决问题。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党委书记叶剑秋披露,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以种业为科技创新重点,先后建立国家热带棕榈种质资源圃、农业农村部椰子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椰子种质214份,资源保存量位居世界第五。并且培育出8个具有早结、高产、矮化的“文椰”系列新品种,实现了椰子结果提前3年、产量提升3倍、树体大幅度矮化等。
与此同时,我省还建立了新品种配套的优良种苗标准化繁育、绿色高效栽培、重大病虫害防控等技术体系。截至目前,新品种累计推广约10万亩,占我国椰子种植面积的20%,为推动全国椰子种植品种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求发展
如何多举发力促融合?
在12月12日的论坛中,海南椰子如何与国际产业链接轨融合,是一个热点话题。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推进的当下,政策优势是其亮眼之处。
首先来看,开展椰子产业国际合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现实需要。多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椰子产业的发展,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当中,充分发挥自贸港的区位、政策、经济、人才、科研等优势。
比如,我省已经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大力推动椰子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积极打造国际化的椰子交易中心,进一步促进以海南自贸港为中心的全球椰子生产国际科技合作和经贸交流,促进全球椰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也一直注重政策和市场的结合,倾听专家、学者、企业等多方声音。正因如此,这次论坛的举办,才更有必要。
——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组织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或者机构落地海南,促进海南椰子积极融入国际椰子产业链。
——加强海南椰子品牌建设,通过发掘本地特色的椰子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拓展宣传平台,丰富宣传方式,提升海南椰子的知名度、美誉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提出,要加强共建共享和协同创新,加大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交流与合作,提高椰子产业基础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椰子科技创新领域,建立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加大培育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提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此外,以市场为导向也是诸多与会嘉宾的共同心声。他们认为,要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投资机构等参与成果转化,形成科技成果从研发到转化的有效渠道。
论坛上的声音,带给我们思考,也带给我们启示。期待这条“产椰链”更长更稳,让海南的椰子产业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