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琬茜
2023年9月8日,是张志德与老伴姜莉(化名)的30周年结婚纪念日。
可这一天,没有浪漫的誓词,只有姜莉含泪写下的悼词——“感恩30年婚姻中你给我的一切,为此,我点上一盏心灯,照亮你通往天堂的路,祈祷天堂没有病痛,一路走好。”
张志德生前是一名在三亚定居的退休工程师。10年间,他捐款近15万元,帮助11名困难学子圆读书梦;辞世后,他捐献出遗体和眼角膜,连接起了逝去与新生,传递着大爱和希望。
日前,张志德被评为2023年“海南好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老张仍在用善举温暖他人。
“他是个想做事的人”
2018年来到三亚前,张志德一直生活在哈尔滨。街坊邻居眼中的他,是个闲不住的热心人。附近居民谁家棚顶漏了、地漏堵了,他总会上前帮忙。
“看到附近经常有工人干活,他就寻思着腾块地方,给工人们歇歇脚,提供一些热水喝。”姜莉说。于是,2010年,张志德自费1万多元,在小区门口的遮雨棚下搭起了一间小屋。
这间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被附近居民亲切地称为“爱心屋”。屋里摆满了打气筒、万能充等多种便民工具,居民可以随时借用。注意到一些环卫工人凌晨4点多就上街工作,到了中午只能吃凉掉的饭菜,张志德就在小屋里给他们免费热饭。
小屋门前有一个校车乘车点,到了冬天,不少家长在等待孩子时,喜欢“钻”进屋子里取暖。见人多挤不下,张志德决定扩建“爱心屋”。于是,在征得街道办事处同意后,他又自费2万元把小屋扩建了5平方米,还买来花草装饰,又添置了几把椅子,让小屋越来越热闹。
“人的爱心总是有限的,分给外面多了,分到家里就少了。”见丈夫如此热心外头的事,姜莉的心里难免有埋怨。可每当看见街坊邻居们乐呵呵地从小屋里走出,她埋怨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下了。“他是个想做事的人,想做一些能帮助别人的、有意义的事。”
“他对自己总舍不得花钱”
2010年,张志德的腔梗复发,担心要花费昂贵的医药费,他背着妻子找了家社区小诊所打点滴。一个星期过去,身体迟迟不见好转。
得知此事后,姜莉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到医院看看,“可他一听说要做针灸,觉得贵,又说不治了。”
见张志德如此执拗,姜莉也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必须得治,不治就两个后果,轻了瘫痪,重了要命。”
“不治!”无奈之下,姜莉只好放起了狠话:“那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安心治病,要么离婚。”最终,张志德不得不屈服,“他这一辈子最怕离婚二字”。
为了不让丈夫担心,后来姜莉还让医生告诉他“治这病没多少钱,很便宜”。“他就是个非常心疼钱的人,对自己总舍不得花钱。”姜莉无奈地说。
而就是这样一个心疼钱的人,却对别人“极度大方、温暖”。做工程项目时,张志德总是自掏腰包,想方设法地让工人们吃好喝好,他说,“这些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让他们因为挣这点钱丢了健康。”
2006年,张志德从新闻报道中听说一名来自青海的贫困大学生需要帮助,他便立即联系到该学生所在的学校,给这名学生寄生活费、购买新衣服……此后10年间,张志德先后花费了近15万元,资助了11名贫困大学生。
“他是个心善的人”
“我没有子女,牵绊少,希望在死后将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早在10年前,张志德就萌生了捐献器官的想法,并在哈尔滨签署了《黑龙江省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表》。
2019年6月13日,已经在三亚定居的张志德,在三亚市红十字会办理了人体器官、眼角膜、遗体捐献登记。“一头银发,非常精神,也很健谈。”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张志德的场景,三亚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杨亚锋说。
完成协议签署后,杨亚锋递给张志德一张捐献纪念证,并附上了一张名片,“我告诉他,有任何需要可以随时联系。”
2023年9月8日,张志德去世后,姜莉强忍着悲恸,郑重地在捐献确认书上签了字,并遵照他生前的意愿,将其眼角膜和遗体捐出。
“老张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杨亚锋说,张志德的眼角膜捐献至海南省眼科医院,将帮助眼盲患者重见光明;遗体捐献至海南医学院,助力医学事业发展。
(本报三亚12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