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忠
东坡有一首词《南乡子·东武望余杭》,词牌下注“和杨元素”,一题作“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杨绘,字元素,四川绵竹人,年稍长于东坡。《宋史》本传说他“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中进士后,曾知东坡家乡眉州,宋神宗时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杨元素的政治立场与东坡一样,在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主变法时,曾上书宋神宗。此后,杨元素也离开了京城,出仕杭州,与在杭州任通判的东坡相遇。当东坡要调到密州时,两人在杭州临别小聚,便有了这首和词的产生。遗憾的是,杨元素的原词今已不传。
《南乡子·东武望余杭》这首词朗朗上口: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一作‘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作这首词时东坡还在杭州待赴密州,却想象自己从密州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望余杭,这一想象之词以“望”透出他和杨元素二人之间的深情。本不可“望”而“望”,是内心情感的驱使,欲见却不能,自然生出“云海天涯两渺茫”的感叹。相别固难,再次相见也难。东坡问“何时功成名遂”,那时的他兼济天下之心常在。这首词正是以“功成名遂”为基调的。
东坡到密州做太守时,心怀强烈的立功抱负,有词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心想如果不得意于庙堂之上,不妨立功边塞。但是,这也未能实现。几年后,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当了不能签书公事的黄州团练副使,只能站在长江边的赤壁岸,遥想三国时周公瑾大破曹兵,自叹人生如梦,华发早生而功业未成。他与杨元素告别时,还想不到后来发生的事。东坡畅想功成名遂后回乡,“醉笑陪公三万场”。杨元素生性疏旷,在这一点上与东坡相似,后来东坡在黄州写下的《满庭芳·蜗角虚名》词里又说“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南乡子·东武望余杭》这首词的下阕中说“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离别难舍,但不见东坡的伤怀忧思。“别有肠”与“何时功成名遂”相照应,仿佛离别的酒不为离别,而是建功立业的壮行酒。接下来,东坡又说“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让人顿生不愿离别却不得不离别的悲伤,由此引出词的最后一句:“堕泪羊公却姓杨”。这里引用了西晋羊祜的典故。羊祜督荆州时镇守襄阳,政通人和,深受百姓拥戴,死后襄阳百姓为他在岘山建庙立碑,赞颂他的功德,岁时祭祀,望碑落泪。东坡说,来日建功立业,也许百姓见碑流泪怀念的,就是杨公你。他希望杨元素将来也能建功立业。
《南乡子·东武望余杭》这首词虽诉离别,但并不伤感。东坡此后在密州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被视为他豪放词的开山之作。作为它的前奏,《南乡子·东武望余杭》这首词已经让人感受到了东坡词的豪放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