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邓钰
近日,踏春而来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成功举行,2000多名全国各地种业人共赴盛会、共谋振兴。
“种业企业必须强起来”“企业应在种业自主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推动种业改革创新和企科合作”等观点和论断在本次大会中频频出现。海南日报记者从大会中获悉,近年来,种业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发展步伐加快,竞争力显著增强。
如何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让南繁产业枝繁叶茂?
作为我省农业龙头企业,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集团)有自身的思考——将南繁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围绕“创新”做文章,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加强科企合作、项目驱动、产业融合、强链补链等举措,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打造出“育繁推服”一体化种业集团,让企业在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A
说好“种”故事 企业有可为
如今,种业早已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
当前,新一轮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发达国家及种业跨国集团凭借成熟高效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不断拓展全球市场,垄断趋势日益加剧。
应对来势汹汹的新一轮国际挑战,中国种子企业如何以创新求突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在大会现场做专题报告分享称,对标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挑战,必须强化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企深度融合,构建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的新型高效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加快培育种业新质生产力,为实现种业振兴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种业发展,企业有可为,须作为。在此形势下,企业该如何成为种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根植自身资源禀赋,打造‘育繁推服’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海垦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该集团聚焦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将南繁产业作为核心产业,依托三亚南滨地区20万亩土地,成立专业产业集团,深度参与南繁产业建设,将种业人才、成熟平台、技术资源、产业资源等种业关键生产要素有效集成与深度融合,快速做大做强做优种业主业,培育现代种业发展新势能。
B
创新“种”力量 企业须作为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利好释放,持续激发南繁产业活力。对于本土种业企业,困难仍然不容忽视。
“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在种子大会上,业内专家分析称,我省本土种业企业总体“小散弱”,存在研发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差等桎梏,尚无行业知名的大型种业集团。
一方面,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仍然面临挑战,尤其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多数企业小散弱,10亿元以上营收的仅有31家,且市场集中度低,国际化竞争能力弱。“现在尽管70%以上的品种是企业完成审定的,但有些品种不是企业育成的。”万建民表示。
此外,科企融合不足、协同创新不够、人才流动与平台共享机制不畅、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都使科研创新面临困难和挑战。
企业是市场主体,如何参与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
扎根崖州腹地,海垦集团下属企业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南繁)以打造“育繁推服”一体化种业集团为目标,开启了一系列谋划。
2022年起,服务于产业专业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自内部发轫,扫清桎梏,激活动能,成为海垦南繁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从过去的提供南繁服务为主,到现在的‘育繁推服’并行,产业‘新芽’持续萌发。”海垦南繁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集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繁育制种业,持续推进南繁产业园区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垦地合作,推动南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交流、创新,积蓄“育”的潜力。依托灵活的市场主体地位,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海垦南繁发力构建商业化育种研发创新体系,增强新品种选育研发能力和新品种权获取能力。
同时,海垦南繁紧锣密鼓筹备设立南繁种业创新研究院,持续引进种业科技领军人才,围绕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种业及椰子、槟榔、红毛丹等热带作物产业化开发,开展科技创新攻关。
专业、合作,提高“繁”的能力。在岛内,海垦南繁将依托整合的南繁科研及生产基地,在三亚、陵水、乐东、东方等地开展杂交水稻、玉米种子代繁代制工作。
在岛外,海垦南繁积极“走出去”与优势种业企业合作,在新疆、甘肃等地区开展玉米、大豆等作物制种工作,加强制种综合服务能力。
灵活、高效,提升“推”的能力。海垦南繁通过战略联盟等创新合作形式,在全国布局种子种苗示范推广与销售网络,建立灵活高效、风险可控的销售体系,提升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推广实力。
全程、数智,强化“服”的活力。海垦南繁以七仙岭智慧中心区域节点示范建设推进南繁数字化转型,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及南繁服务智慧化平台,融合“一张网”构筑南繁硅谷产业大脑。
依托数智化建设,垦地联动加快建设南繁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打造南繁综合创新服务系统、智慧农田系统、科研信息系统等,建设数智南繁。
C
培育“种”希望 企业更敢为
长期以来,业内人士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当前,海南企业如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南繁产业打造为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走产研融合、科企协作道路,这是海垦南繁集团给出的答案。
“种业发展需要科研单位的创新,更需要企业的推广应用,只有科企加强合作,才能进一步提升种业的竞争优势。”海垦南繁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垦南繁集团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对共建等形式,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
海垦南繁融合南繁资源,将种业人才、成熟平台、技术资源、产业资源等种业关键生产要素有效集成与深度融合,快速做大做强做优种业主业,培育现代种业发展新势能。与此同时,该集团将融合繁育基地资源,与制种大省的农场进行市场化合作,开展玉米、水稻等规模化繁种业务。
“我们将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合作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该负责人表示。
(本报三亚3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