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获评4A景区:
一眼万年的“人间仙境”
景区景色风光。 本栏图片均由景区供图

  ■ 本报记者 张文君

  群山的怀抱中,静卧着一片波光粼粼的娥仙湾,波平如镜,山林倒映,犹如漓江的“小桂林”;娥娘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姿态各异,精怪玲珑,热带雨林喀斯特地貌景观让人流连忘返;黎族部落里,体验黎锦、黎陶制作技艺……

  这里是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海南西线、东方市东河镇,日前刚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炎炎夏日,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个不错的出游选择。登山、探洞、赏林、逐溪、观景……市民游客可以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的独特魅力,欣赏别具一格的山水风光,感受心灵的洗涤和放松。

  “海南小桂林”中泛舟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是宋代诗人王正功对桂林自然美景的赞美。而今,在东方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有着像桂林山水一样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卷。

  途径亚洲第一长土坝——大广坝水库,行驶2公里左右,就进入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

  仙龟拜峰,是娥仙岭入山第一景。站在观景停靠点上,远眺娥娘九峰山,葱翠旖旎,从东北向西南,山势绵延起伏,一直延伸到大广坝水库。右侧靠岸的两座小山包,一大一小,像是一只仙龟在游弋,朝向着娥娘九峰山,此景因此得名。

  继续往前走就能看到“海南小桂林”。绿色的原野延绵到山脚下,水面碧波荡漾,烟波浩渺,一座座喀斯特地貌的青山倒映在水面,仿佛到了桂林山水间。岸边停靠着4艘颇具古典气息、典雅大气的画舫船。

  坐在游船上,穿行于奇峰之间,好似画中游,畅游在水墨丹青之中。

  平常,还会有一些游客到“小桂林”拍婚纱照,或者搭帐篷露营,享受静谧时光。

  天然溶洞鬼斧神工

  游完小桂林,便来登娥娘九峰山,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丽。

  海拔1200多米的娥娘九峰山,坐落于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内,是海南最大的石灰岩山体,拥有典型的雨林喀斯特地貌景观。

  与国内其他喀斯特地貌不同的是,海南地处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在这片原本不适合植物生长的石灰岩表面,孕育出了原始的热带雨林。这也是海南现存面积最大、原生状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喀斯特地貌原始热带雨林。

  而在娥娘九峰山约800米高处,有个巨大的天然溶洞——娥娘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娥娘洞形成于亿万年前,是石灰岩地区长期被地下水溶蚀所形成的地下空间。

  为何名为娥娘洞?这是一个美丽凄婉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个石洞为乌鸦精所盘踞,它作恶多端。一天,黎族少女娥娘上山采野花,被乌鸦精抓到洞里,这让娥娘的心上人阿贵痛心。这年“三月三”,阿贵上山营救娥娘,不幸被乌鸦精害死。娥娘悲痛万分,最终成功杀死乌鸦精。为纪念她,黎族百姓将山洞取名为“娥娘洞”。

  经过约1小时爬山,“娥娘洞”这几个大字出现在了面前。洞的入口,有一个天然巨石,酷似女子侧面,就像是传说中的娥娘,目前该洞可游览的路线长约800米。洞内气温凉爽,别有洞天,曲径通幽,深不见底,流水旋转,有3个可以容纳上万人的石室,宛如神仙道场,还有造型奇特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石盾和边石坝等,像是地下宫殿一般。

  形态万千的怪石在五颜六色灯光衬托下绚丽多姿,呈现出了“幽谷精灵”“雨林秘境”“五彩钙田”“相思神木”“一碧万顷”“瑶池仙境”等多个景观。真是绝美奇观,一眼万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澄迈新发展
   第007版:新海垦
   第008版:专题
   第010版:广告
   第011版:中国新闻
   第012版:世界新闻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花蕾与味蕾的“对白”
四岁登台,唱得有模有样
一眼万年的“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