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旧时骑楼街区知多少?
儋州市王五镇中山街骑楼一瞥。 羚羊 摄

  ■ 宋昌吉

  海口骑楼老街2009年就被评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声名远播,是很多外地游客首次来琼后必去体验的目的地。然而,除了那里,以及近年来比较火的文昌铺前骑楼老街,海南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骑楼街区,总数约有20处。

  譬如,在海口,不仅有钟楼、水巷口一带海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传统骑楼街区,地处琼山区府城街道的忠介路,也保留着数量可观的骑楼建筑。

  在文昌,除了人们熟悉的铺前胜利老街,会文镇白延圩尚存少量始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骑楼建筑。当时,从南洋归来的番客在此开铺经商,一度极其繁华,后来日军侵琼,很多骑楼商铺被拆。此外还有1930年前后沿文昌河岸建成的文城镇文南街,河岸还设有港口,前些年进行了统一的立面改造,风格逐渐趋向一致。

  海南岛东部地区除文昌外,琼海市博鳌镇的乐城岛历史上也有不少民居向骑楼形态转变的文化迹象,嘉积镇的新民街始建于1920年代的骑楼群,1973年遭到14号超强台风摧毁,现在已被现代式骑楼所取代。

  骑楼历史街区不但在海南岛北部和东部有分布,在南部和西北部也有踪迹。

  儋州市新州镇新英老街是民国时期兴建的商贸街道,出现过“潮生”“永新”“有成”等老字号,迄今仍保有一定的商贸活力,遗憾的是传统骑楼建筑只剩下6幢;南丰镇骑楼老街也建于民国时期,但随着商业贸易的衰微,已由商业建筑向民居转型,骑楼建筑仅剩3幢;王五镇的中山街始建于1929年,是在“市政改良运动”中产生的,现存7幢骑楼建筑;中和镇复兴街始建于1923年,民国中期具备一定规模,最多时约有300座骑楼建筑,风格、技艺都较为成熟,现仍留存一定数量,古朴风貌尚存。

  临高县新盈镇建于民国年间的老街,由于遗址保留较少,且现今多为新建的骑楼式民居建筑,已经不具备商业功能。

  继续向北,进入澄迈县金江镇中山东路,建于20世纪30、40年代的街道深处,还能感受到当年骑楼的历史风貌,不过整体质量和风格,已然显得一般。

  放眼南部的三亚和西南部的乐东、东方,我们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

  三亚崖州古城东门老街建于1912年前后,规模宏大,过去有“民国第一街”之称,那里曾拥有伊斯兰建筑风格,但整体质量已趋于老化;位于临高村的古街建于民国时期,风格与崖古城东门老街骑楼相似,现存3座立于街边;保港社区的东兴古街建于民国初年,规模及风貌一般,骑楼遗迹还在,但已无骑楼身影。

  建于民国年间的乐东九所镇乐罗村骑楼老街,也曾经风光无二,只是目前保存下来的骑楼建筑较少。

  东方市八所镇北黎村的骑楼老街建于1932年,尽管当下不具备商业功能,但仍留存的11座破损、闲置骑楼建筑,见证着往日的繁华与荣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08版:文化周刊
铺前老街繁华商事
海南旧时骑楼街区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