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月光
海南岛四周,有一片长约200公里,既美丽又神秘的水下世界——珊瑚礁海岸线。它是由成千上万的珊瑚虫骨骼,经过千百年日积月累形成的大自然瑰宝。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海南科学开展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升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机制创新
搭建平台汇聚保护力量
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这是我国首批5个海洋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先以珊瑚礁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处三亚近海海域,建有珊瑚培育实验中心,配备巡查巡护船艇,配备多波束测深系统等科研设备,开展常态化监管。”保护区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李长青说。
依托珊瑚培育实验中心,保护区先后在亚龙湾、大小东海、鹿回头、西岛等片区海域通过投放生态礁基和移植珊瑚种苗,使退化的珊瑚礁得到很好修复,近5年来累计修复珊瑚约8公顷。
监测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保护区内有造礁石珊瑚117种,造礁珊瑚覆盖率趋于稳定和恢复状态,区域内海水符合一类海水标准,海洋生物多样性逐年提升。
“前不久,我们推出3个招聘岗位,全国有100多人前来报名。”5月20日,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负责人吴川良说,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科研基地为珊瑚礁保护修复搭建科研平台,吸引全国相关人才聚集三亚。
得益于海南自贸港政策,该研究所从2017年创立时1人发展到现在的30人,其中博士就有4位。近期,研究所将搬到崖州湾科技城,面积从创立时的不到100平方米增至2000平方米,将更好地吸引全国人才保护这片海。
科学保护
海南修复珊瑚礁超28公顷
珊瑚礁的保护修复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生态环境一流的自贸港有着重要意义。
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海南全省在行动。
2022年,省资规厅印发《海南省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这是我国首个针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地方性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方案。
截至2023年底,全省通过开展中央资金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和保护区修复工作,在琼海、东方、三亚等地新增修复珊瑚礁28.5公顷。2023年,三亚、三沙等珊瑚礁重点保护区域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敌害生物专项防治工作,共清理长棘海星56.5万只、核果螺约1000个。
省林业局组织各保护区管理机构开展珊瑚礁巡查巡护,三亚、三沙、万宁、文昌等地联合当地综合行政执法局、海警和公安等部门开展辖区内联合执法巡查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珊瑚礁资源的行为等。
省生态环境厅将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列入《2023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完成珊瑚礁生态健康状况现场监测,编制《海南省珊瑚礁区域入海排污口监测方案》,开展现场采样、水质分析等工作。
省科技厅2023年支持9项珊瑚礁监测、保护与修复相关科研项目,重点实施“珊瑚礁空天地海一体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碳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个关键技术示范项目。
去年1月,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启动。同年2月,该扩建工程珊瑚礁生态修复项目启动珊瑚移植工作,累计移植红树林(苗)268株、补种红树林(苗)1000株;累计移植珊瑚70403株、投放人工礁盘902个、补种珊瑚21336株。根据最近4次评估结果,珊瑚存活率均在90%以上。
据了解,该扩建工程珊瑚礁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时间长达3年,耗资超1700万元。这是海南高度重视珊瑚礁生态保护的缩影。
省资规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切实增强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主线,推动完善珊瑚礁生态调查监测和陆海统筹监管业务体系,科学布局和实施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珊瑚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把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打造成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工程。
(本报海口5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