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江保突村推动黎陶非遗传承
泥陶“留客村”
黎陶作品。 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供图
制陶馆工作人员将制陶作品进行分类。 本报记者 陈元才 摄

  ■ 本报记者 吴心怡

  “小朋友们,请大家跟我来制作哦!”6月9日,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保突村很是热闹,保突制陶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待着游客——由昌江文化馆、昌江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亲子体验活动在保突制陶馆举行,20组家庭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制作黎陶,在“玩泥巴”中体验黎陶的魅力。

  “端午节假期期间,我们接待了100多名游客,以亲子游、自驾游为主。我们会为他们讲解黎陶制作的历史、过程,游客也可以亲手体验制作属于自己的黎陶作品。”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梅珍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近年来,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这项非遗感兴趣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也日益焕发生机。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六七千年前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就已经出现于海南地区,东汉之后开始记入史册,宋朝的《诸蕃志》卷下记载黎族“以土为釜,瓠为器。”

  黎陶的器形外观原始古朴,器面光滑,土陶器皿上自然形成的花纹和图案呈现出天然之美。据介绍,保突村采取的“泥条盘筑法”制陶工艺是最古老的制陶方法之一,已流传千年,黎族传统制陶技艺也被称为制陶手工艺中的“活化石”。

  2006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刘梅珍与同村的黎族姑娘成立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并劝说村里的妇女姐妹共同参与到保护、传承黎族制陶技术当中。2015年,昌江投资220万元在保突村建设制陶传习所,包含2间展厅和3间黎陶制作坊。在各方努力下,保突村的黎陶产业日渐壮大,经刘梅珍等人改良的黎陶产品不仅受到市场青睐,订单不断,而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一探究竟。2022年,石碌镇保突村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非遗旅游村寨。

  5月18日,来自俄罗斯、马达加斯加等10余个国家的51名海南师范大学留学生来到保突村,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参观了黎陶非遗展示馆、制作工坊,了解黎陶的历史及捏陶与烧制技巧,还在制陶师傅的指导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黎陶“伴手礼”。

  “今天学了怎么做黎陶,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很想把黎陶的文化传播到我的国家,让更多的人了解黎族文化。”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文迪说。

  近年来,保突村将黎陶产业与旅游结合,引入陶器展览、制陶演示、制陶体验、民族歌舞表演等项目,打造了“产学研旅”一体化模式,保突制陶馆已成为昌江文化旅游的新地标。“村里有几十名妇女在从事黎陶产业工作,下一步我们也计划建设农家乐、民宿等,让来体验黎陶的游客‘留下来’。”保突村党支部书记刘富填说,该村将继续大力弘扬黎族特色文化,推进黎族制陶工艺保护传承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取经京津冀——关注海南省党政代表团赴京津冀考察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儋洋新篇章
   第007版:新海垦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世界新闻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广告
   第016版:广告
泥陶“留客村”
一盅一盘 舞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