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可·波罗:从意大利到中国
七百多年前的传奇之旅
  马可·波罗塑像。

  《马可·波罗游记》书影。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展览海报。

  ■ 吴辰

  编者的话:

  马可·波罗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外国人”之一。2024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也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700年后,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位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当年的中国之旅。

  提起意大利,我们会想到什么?足球、披萨饼、水城威尼斯,当然,一定还有一个与中国相关的名字——马可·波罗。

  在中国,很多人都知道马可·波罗,那是个出现在课本里的传奇名字。早在十三世纪,他便一路东行,不远万里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其见闻被整理成《马可·波罗游记》,风靡世界。

  日前,“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物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135件中意文博机构珍藏的展品,带领观众重走马可·波罗当初走过的丝绸之路,一起感受中意文化的辉煌。

  不容置疑的东方之行

  自马可·波罗将自己的东方之行公之于众的那一刻起,争议声就从没断过,可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他东方之行的痕迹却越来越清晰。

  也许是《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中国太过于辉煌,即便是马可·波罗在世时,不少人就指责书中记录之事多为荒诞,而马可·波罗是一个爱吹嘘的人、一个沽名钓誉的骗子。但是,马可·波罗却坚称自己记录在书中的皆为真实,“我所说之事,未及我亲身见闻的一半”。直到近世,依旧有人质疑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真实性,有人还写了一本书——《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进行质疑。但是,更多的人则站出来为马可·波罗辩护,中外学者从典籍里找到了更多他东方之行的证据。现在,人们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早在七百多年前,沿着丝绸之路,确实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曾经来到遥远的中国,一住就是20多年,并记录下了所见所闻的点点滴滴。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起源于他的父亲尼科洛·波罗和叔叔马泰奥·波罗。

  这对威尼斯商人兄弟,为了东方巨大的商业利益,于1259年第一次前往中国。1265年,忽必烈接见了波罗兄弟。这位东方庞大帝国的统治者,向两位“第一批来中国的拉丁人”提出,请他们的教皇遴选100名精通教义和天文、地理、算术、音乐等的传教士,派往自己的帝国。

  波罗兄弟返回欧洲,忠实地履行着忽必烈的嘱托。然而,由于教会内部的种种原因,当他们再次启程时,没能带上100名传教士同行。但这次重回东方之旅,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他们带上了17岁的马可·波罗。三人从地中海沿着陆上丝绸之路,踏入中国的版图。

  当时,中国正值元朝,忽必烈的名号响彻四方,马可·波罗见到了这位伟大的中国皇帝,他对忽必烈不吝赞美,称其为“君主的君主”。忽必烈生活的宫殿气势恢宏,仅围墙便“高有十步”,大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壮丽富赡,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至于奇花异草、珍禽走兽更是不在话下。

  马可·波罗还参加了忽必烈举办的很多活动。从那些记录生日节庆的字里行间,能感觉到东方的辉煌对这位外国友人的冲击。他称这场节庆为“世界之君主殆无有能及之者也”。而大汗的行猎更是威武雄壮。出猎之时,“大汗坐木楼甚丽,四象承之。楼内布金锦,楼外覆狮皮。携最良之海青十二头”,出猎后回到宫中又有一场大宴。

  值得一提的是,马可·波罗曾经到过忽必烈的“竹宫”,这一宫殿“纯以竹茎结之,内涂以金,装饰颇为工巧”。当马可·波罗将这一宫殿公之于众时,质疑者甚众。在21世纪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竹宫的遗址,证明了马可·波罗不仅到过中国,还深入过皇宫内院。

  威尼斯商人眼中的中国

  马可·波罗很快便获得了忽必烈的信赖,在他的派遣下,马可·波罗曾离开首都游历过中国多个省份,并记录下各地的风土人情。

  马可·波罗毕竟是商贾世家出身,最能引起他注意的还是隐藏在这个东方古国辉煌文明之下的巨大商机。沿着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注意到每一州、每一城皆有不同物产,肃州的大黄、凉州的麝香和小麦、河套地区的琉璃与毛毡,这些都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记载。涿州城内工商繁盛之聚落、美丽的田亩和葡萄园,太原府的“商业与数种工业颇见繁盛,有大商数人自此地发足前往印度等地经商谋利”令马可·波罗兴奋不已。更让他惊异的是,在中国,有一种用桑树皮制成的货币,“凡州郡国土及君主所辖之地莫不通行”,而“大汗用此法据有所属诸国之一切宝藏”。聪明的马可·波罗已经洞察到忽必烈时代中国已发行全国统一的纸币,但是马可·波罗也有所不知,其实早在北宋初年,中国就已经有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及至元代,纸币其实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有意思的是,在众多商品中,马可·波罗似乎对麝香情有独钟。他在多则游记中都记载了与麝香有关的内容。或许,在这个商业家族的生意版图中,麝香就是一块肥肉,又或许,麝香是吸引这个商业家族成员两次东行的重要原因。

  在马可·波罗的时代,大量异国他乡的客商往来于东西之间。在他们眼中,中国简直处处是宝藏、处处是商机。在长长的丝绸之路上,商队络绎不绝,在互通有无的讨价还价中,整个世界的版图在不断延展。

  《马可·波罗游记》的诞生

  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威尼斯人想家了。忽必烈大汗交给他最后一个任务,借由护送阔阔真公主前去波斯伊尔汗国成亲的机会,马可·波罗三人踏上了回家之路。

  与来时不同,马可·波罗没有去面对大漠的风沙和草原的辽阔,而是南下,沿着海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取道海上丝路的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经过日复一日的海洋漂泊后,终于抵达了威尼斯的石铺码头。

  回到家乡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战争中被俘。在狱中,他向一位善于写作的狱友说了自己在东方的传奇见闻。这位狱友发挥小说家的才能,遂有了《马可·波罗游记》。该书一出,笑其荒诞不经者自然有之,但更多人则对马可·波罗钦佩不已,立志沿着他的足迹去拜访中国。

  据说,15世纪,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正是怀揣着《马可·波罗游记》,带领几艘小船横渡大西洋的。他在那本游记中做了264处标注。哥伦布的行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马可·波罗行纪的延续。而在哥伦布之后,不知又有多少人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吸引义无反顾地踏上前往东方的旅途。

  有意思的是,马可·波罗从意大利到中国时走陆路,回去时走水路,这两条路线正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丝绸之路是友谊之路,也是繁荣之路。如果马可·波罗能够穿越回今天,看到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上游人如潮、商旅如织,不知他还会不会写出一部新的游记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昌江视点
   第007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08版:跨越凯旋门——巴黎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海之南
   第014版:新知
   第015版:风物
   第016版:逝者
   第017版:讲谭
   第018版:书法
   第019版:鉴藏
   第020版:文化
   第021版:文苑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七百多年前的传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