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成林
近年来,为基层减负,受到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已经通报4批12起典型问题。涉及问题很广泛,比如,创建示范活动过于随意,违反规定、层层加码;规避相关要求举办活动,以各种方式摊派活动资金;超出规格和规模随意召开会议,并要求层层陪会……
曝光的问题,引人深思,而相关的数据,则让人警醒。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4523起,批评教育和处理50357人。查处问题之多,一方面说明减负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则表明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心、力度不减。
这一决心更体现于另一重磅举措上——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形式主义问题的严厉警示,更是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也意味着,为基层减负,有了类似于中央八项规定这样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利于形成长效机制。
从典型案例警示,到全方位查处,再到制度保障,传递的信号很鲜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一抓到底。
一抓到底,源于对形式主义危害的深刻认识。为基层减负,根子上在破除形式主义泡沫。形式主义是事业发展的大敌。它将干部群众困在了繁冗、无意义的工作负担中,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效果,甚至导致群众怨声载道,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形式主义危害如此之大,查处、打击力度也很大,可为何依然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权责不清、界限不明,存在很多潜在的空间、虚空的泡沫,导致一些部门、干部乐于搞形式主义,沉浸于形式主义,甚至把形式主义当成工作干,当成保护自己的“护身符”。
而今,新规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将许多措施细化实化。比如,针对考核体系设计繁琐等问题,作出“考核应当化繁为简,不搞‘千分制’”的规定;针对随意借调基层干部问题,从严作出“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的规定;在文件制发方面,明确“地方和部门制发文件应当进行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
在如此严格、细化的规定之下,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多照照镜子了,如果还是抱着形式主义不放,就会面临问责追责的处分。当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期待在规定的严执行、细落实中,将基层干部真正从形式主义负累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更多用在干实事、谋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