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海南历史文化
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承机制
  首届海口城市艺术周“锦色-2024非遗潮秀”在骑楼老街举行。蒋聚荣 摄

  ■ 熊安静

  海南具有许多独特的亮丽名片,如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举办地、洋浦开发区、热带农产品主产区等,这每一张名片都蕴藏着深厚发展潜力、孕育着重要发展生机,都可以做出一篇大文章、好文章。在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亟待提升到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高品质壮大文化事业的新高度,既要增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自觉性、主动性,又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持续发力,推动海南历史文化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承。

  A

  以“名片”思维

  认识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时代价值

  海南历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地处祖国的南部边疆,自西汉时期纳入全国版图后,持续受到中原文明的滋养和影响,近代又充分吸收南洋文化等外来元素,形成了中原文明、南洋文化与海南地域多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共同影响的鲜明特色。

  海南历史文化是展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一面旗帜。琼崖革命创造了“23年红旗不倒”“山不藏人人藏人”“红色娘子军”等伟大斗争实践,形成了以“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实事求是、勇于担当,民族团结、共同奋斗”为基本内涵的琼崖精神。琼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南岛创造和形成的红色文化,是对伟大民族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海南历史文化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精神动力。海南岛在明清后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较早依托发达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开展商业交流,也伴随着人文交流。海南历史文化中海纳百川、开放多元、包容并蓄的特征,成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文化基因。

  海南历史文化是促进国际国内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建设文化强省”目标引领下,要通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创新非遗保护传承、繁荣艺术创作生产、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等举措,把海南建设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先行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世界文化艺术品交易基地,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B

  在准确做好历史文化标识基础上

  将海南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纳入保护规划体系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保护传承海南历史文化,前提是在具体的历史文化文物梳理提炼基础上,对其中的代表性文物进行价值评判,对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作出标识,纳入保护规划体系。入选海南历史文化保护性文物的标准主要有两类:一是纳入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中的海岛南洋文化、明清海防文化、红色文化、近现代城镇及工业文化、农耕文化及灌溉遗产、多民族融合文化。二是海南本土文化的代表,如海洋文化、黎苗文化、华侨文化、东坡文化、农垦文化、廉洁文化、生态文化等。以上文化类别合并去重后可将海南历史文化概括为11种。在历史文化展现形式上,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分为政治、经济等5个大类,以及进一步细分的15个中类、39个小类。当务之急是以编制《海南省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为契机,将海南历史文化的代表性文物进行明确、标识,研究创新性传承、文旅融合的重点项目,打牢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承的基础。

  要重视提炼海南历史文化中鲜明的地域特色,使之成为海南历史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基因”。一是在地理特色方面,体现为根植于热带海岛陆海统筹的地理环境中。海南授权管辖全国最大的海域面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无数先民耕海牧渔积淀下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二是在景观特色方面,绵延于中原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融合中。历史长河中,海南曾经活跃过大批闪耀历史的名人,如苏轼、海瑞、丘濬等。三是在民俗特色方面,体现在不同族群生活中的非遗中。打柴舞等海南传统生产生活习俗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在语言特色方面,发源于历史上向海南岛的移民浪潮。五是在经济特色方面,形成于明清以后开始的海南大规模经济开发活动和社会变革中。比如海南有近400万华侨,随处可见的南洋风格建筑和咖啡、老爸茶等生活习俗,彰显全国著名侨乡文化的魅力。

  C

  建立海南历史文化系统性

  保护、创新性传承机制

  在保护中开发,让景观“活”起来。如何保护悠久的文化遗产,成为我们坚持海南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一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不只是理论上的阐述,而是要有实质性的行动的支撑,也就是说,鲜活的文化,活跃在海南社会生活中,才意味着这些文化在现在以及未来还可以延续下去。这样就要求文化景观“活”起来。如何实现景观“活”起来,就是要将文化景观深植于海南社会生活之中,将文化景观与海南人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政府、社会团体与企业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公期”“军坡”等民间活动予以支持,加强文化遗产与社会需求的密切联系,打造新型文化景观。

  在传承中创新,让非遗“走”进来。在实现文化传统传承的同时,更要强调创新继承,也就是依据社会的需求,适应社会的变化,将非遗的优秀内容,从一般的保存中走向社会大众,将非遗的各类技艺与目前海南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同时,也使得文化遗产与企业行为相结合。例如,海口市将一些非遗产品以走秀的方式,在海口市农贸市场中进行展示与销售,不仅形成了海南非遗的成果,同时,也为海南非遗产品在基础市场中打开销路。

  在坚守中振奋,让精神“立”起来。要坚守海南传统文化,以具体的文化实践来振奋海南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形成具有海南历史文化特色的代表作,展现海南历史文化的精华。同时,建立多方位、多角度的海南历史文化精神的触角,并使其深入当今海南社会文化的每一个角落,形成官方推动、民间接受、经济受益的良好局面,真正将海南历史文化的精神立起来,并传下去。

  通过国际交流与传播,让文化“动”起来。要实施“文化融入工程”,把海南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融入教育、融入旅游,为优秀本土文化培养新的“粉丝”。要利用好海南独有的政策优势,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大舞台,把本土优秀文化展示好,将世界优秀文化“请进来”,让“到海南看多元文化”成为新时尚。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省社科院副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民生新闻
   第007版:理论周刊
   第008版:理论周刊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世界新闻
   第012版:教育周刊
构建海南历史文化 系统性保护、创新性传承机制
讲好南繁故事 助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坚持文化赋能让文旅流量变发展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