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雪:初雪未盛,瑞兆丰年
  南宋 李迪《雪树寒禽图》。资料图

  ■ 远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古籍《群芳谱》中亦有言:“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寥寥数语,勾勒出小雪节气的微妙变化——天空初尝冷冽,雪花轻启帷幕,虽未洋洋洒洒,却预示着冬日的序曲,万物静候白雪覆盖的时刻。

  农谚悠悠,道尽天象与农事的不解之缘:“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若小雪时节未见飞雪,北方冬麦可能面临干旱之苦,反证了“瑞雪兆丰年”的古老智慧。反之,若小雪落雪,则预示着来年丰收有望。雪,亦称“谷之精”,对作物生长益处良多,农谚“小雪花满天,来岁必丰年”等,皆是先民智慧结晶,道尽了雪之于农事的宝贵。

  小雪三候,自“虹藏不见”至“闭塞成冬”,自然界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季节更迭的信号。农事活动亦随之进入休整期,提醒人们顺应天地变化,调整作息,静待春回大地,准备来年的耕作。

  小雪时节,不仅牵动农事,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传统。古人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至,家家户户忙腌制,北地雪里蕻、酸菜飘香,南国则以新粮酿酒,称为“小雪酒”,《诗经》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记载,酒香绵长,岁月静好。

  在旧时京城,小雪节气有着“占雪”的风俗,农人祈雪以求来岁丰收,皮货商则盼望天寒促销货品,人们各怀心事,却都显现出时令之变迁与民生之智慧。小雪后,农闲时节至,老北京人喜欢玩“冬虫”,蛐蛐、蟋蟀成了冬日乐趣。

  湖南的泥风鸡,素来有名,两湖地区有“交小雪,腌风鸡”之说,风鸡在小雪时节腌制,用黄泥将鸡连毛糊住风干。待到正月前后,打碎泥壳,去尽泥毛,此时风干后的鸡肉质鲜嫩,佐酒下饭,别有风味。

  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小雪时节有吃糍粑的传统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制成的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美食。古时,糍粑在特定节日或仪式中作为祭品,尤其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形象地描述了这一习俗。

  “醮”原为祭神之意,台湾地区在小雪节气里作醮的活动尤其多,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此时,台湾海峡周边的鱼群肥美,经过一个秋天的滋养,鱼儿们膘肥体壮。所以台湾有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每逢小雪,土家族的人们便开始“杀年猪,迎新年”,刨汤热气腾腾,邀邻里同聚,共筹谋来年,温馨热闹,尽显浓厚的人情味。

  同样,在文人墨客笔下,小雪时节亦被赋予了独特的韵味。宋代诗人陆游在《初寒》中写道:“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这首诗描绘了久雨初歇,即将迎来小雪节气时的景象。诗中的人们,或弯腰拾薪,或忙碌于生计,椎髻的仆人、卖菜的船夫,他们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坚韧。这时节,黑夜愈长,白昼愈短,阳气潜藏,阴气渐盛,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寒风瑟瑟,但人们依旧忙碌而有序,即便在清寒艰辛之中,也透露出不屈不挠的生机与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3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4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5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6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7版:本省新闻
   第008版:民生新闻
   第009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世界新闻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小雪:初雪未盛,瑞兆丰年
古人观鸟 浪漫成诗
感恩知县姜焯与红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