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乡村产业基础,打造乡村振兴全域品牌,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定安:乡村有气质 振兴有路子
  龙门镇大效村萝卜菜喜获丰收。

  通讯员 程守满 摄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豌

  每到周末,定安县雷鸣镇南丽湖畔,白色简约风格的湖畔咖啡屋室外空间,坐满了来自海口、琼海等周边市县的游客,面朝碧水蓝天,静品一杯乡野咖啡。屋内,由本地村民担任的咖啡师,身着统一制服,熟练地操作着专业咖啡机,忙碌地制作各类风味的咖啡和精美的糕点小食。

  “这里悠闲又时尚,心情愉悦放松了,工作效率都提高了!”近日,海口游客王悦携带电脑来到湖畔咖啡,一边品咖啡、赏美景,一边远程工作。和他过去对定安乡村的记忆相比,“这两年,定安乡村的气质,变化了不少。”

  气质变在哪里?是口袋鼓起来的信心,是游客增多带来的动力,是急难愁盼有处解的安心。近年来,定安多措并举筑牢乡村产业基础,打造乡村振兴全域品牌,创新基层治理方式,由内而外改变乡村样貌,打造乡村好气质。

  糟粕醋卖到国外 产业渐丰厚家底

  “我们厂的糟粕醋,今年卖到美国去了,是全省第一单!”近日,走进定安县雷鸣镇山地村,在专注生产“铺前三婆”这一品牌浓缩糟粕醋的定安县啊喔哦食品技术有限公司,该村村民、企业工人孙道敏一边忙着打包产品,一边骄傲地向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介绍。如今,他每个月稳定收入6000元。

  山地村距离县道约4.6公里,此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村集体经济薄弱,一度是省级贫困村。这样一个劣势明显的村落,如何能孕育出一个走向海外的优质产业?

  “抓‘特色’,发展具有差异性的、难受交通限制的、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罗运海说。2021年,在县、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铺前三婆”糟粕醋品牌落户山地村并成立企业,年产适宜远距离运输的浓缩和瓶装糟粕醋4000多吨,包含30多种不同口味,畅销北京、上海等国内市场,带动本村及周边约50人就业,年产值超3000万元。目前,公司还投资4000余万元,在村中建设一处新厂,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建成后满负荷运转可带动上百人就业,年产值可突破亿元大关。

  除糟粕醋产业外,在山地村附近,一片30多亩的青草地已被围起、加顶棚,入口处打造大门,这里正是该村新打造的集养殖、观赏、研学于一体的鸸鹋谷,目前已有600余只鸸鹋“进驻”。

  “鸸鹋市场上比较稀缺,经过多方考察后,我们就从广东引进了这一产业。此外,我们还联动代工企业,推动鸸鹋油等相关产品的开发、加工,与镇上一家餐厅合作,打造鸸鹋主题餐厅。”罗运海介绍,结合黑山羊等传统种养产业和当地以沙地为主的土地类型,该村还推动牧草种植和饲料加工产业发展,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

  不仅如此,明年上半年,该村将启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以及农旅结合的研学项目,预计投资1900万元。

  如今,在定安,各个乡村都在因地制宜打造产业:土地广阔、积极发展多种类林下种植经济的龙门镇大效村,用一把萝卜菜“顶”起了百万产业;雷鸣镇石盘坡村,利用村中闲置土地,引进蛋鸭工厂化养殖项目,售卖新鲜鸭蛋的同时,还结合定安粽子这一特色产业,加工咸蛋黄,预计今年产值约6000万元;还有打破石头满地困境的岭口镇田堆村,拓荒土地变成省三椰级旅游乡村的“百果村”。

  村里飘出咖啡香 全域品牌引客来

  在定安岭口镇,一座由废弃牛棚改造的牛角咖啡,正让承载着青梅和图帖睦尔千古爱情佳话的皇坡村,飘出全新的爱情醇香。

  “你看,整个屋顶的设计,我们做成牛角式的圆润弧度,象征着‘吹响爱情的号角’。”近日,走进皇坡村牛角咖啡,创始人王槐超手指流线型的屋顶对记者介绍。

  走进屋中扫码点餐,可见咖啡或饮品,分别以亲密、浪漫、愿望等爱情元素命名。围绕这杯“村咖”,还有一座手工精酿啤酒馆,一栋三层楼高的民宿,一处槟榔林下的露营基地,还有一座可以全流程体验手作定安粽子的乡村工坊。

  “整个项目依托皇坡村的爱情故事打造,命名为爱情榕庄,用‘村咖’这一城乡连接品,连接起一个包含产业工坊、露营研学、住宿餐饮等多种产业在内的乡村微型经济综合体。”王槐超说,自今年“十一”假期正式营业以来,每个节假日,11间民宿全部爆满。运营近两个月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7万人次。

  “用产业带动休闲,用休闲赋能产业,二者缺一不可。”王槐超说,下一步还将结合岭口镇“爱情小镇”的打造,导入婚纱摄影等婚恋产业,利用遍地的火山石资源开发扩香石、幸运石等特色文创产品,打造更多元的产业版图。

  以咖为媒,品味定安。如今,游览定安乡村,不可忽视的是遍布全县10镇的15家“村咖”。这些“村咖”因地制宜,长在“村中间”,或以草屋形态,或“藏”在水塔下,与环境融为一体;或是简约时尚的透明玻璃屋、种满香草的梦幻花园,为乡村吹来新风尚。它们各不相同,却从无到有、串珠成链,成为定安乡村“导人流”“导产业”的乡村振兴全域新品牌。

  根据定安县旅文局统计,今年定安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1月至10月定安县乡村旅游点累计接待游客39.42万人次,同比增长57.49%;乡村旅游点营业收入640.41万元,同比增长161.65%。

  定安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定安积极探索打造镇域及县域品牌,形成全域合力,助力乡村振兴。除“村咖”外,还推动各镇打造镇域特色品牌,带动“荔枝小镇”“爱情小镇”“富硒小镇”等快速成长。同时以水果为媒,联动定城镇、龙门镇等水果产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镇,根据不同水果成熟时令,在不同乡镇开办水果采摘节。以水为媒,依托定安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在全县打造10个景观节点。同时,总投资2544万元,支持全县15个村庄打造和美乡村,截至目前,15个项目已全部完工。

  “三问”工作室问需于民 用心用情解民忧

  定安乡村产业能够“遍地开花”,离不开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

  自2023年起,定安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在全县各镇、村打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三问”工作室,充分发挥县镇两级“两代表一委员”作用,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乡村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黄竹镇白塘村,“三问”工作室推动环白塘内湖路的修缮,获得了不少村民的拍手称赞。近日,走进白塘村白塘内湖,环绕湖岸一圈的水泥路平坦整洁,仿木质红色的围栏,增添了一份古韵。其中,有600米的道路和围栏,今年7月才修建好,此前这些路还是难走的土路。

  “原本环内湖路只修了一部分,村民就在‘三问’工作室接访日时,反馈说回家不方便,要不走土路,要不得绕路。而且希望我们能把内湖打造起来,推动村子文旅产业的发展。”白塘村党支部书记何声思说,接到村民反馈后,“三问”工作室第一时间向镇政府反馈,再由镇政府协调县级资源,今年7月环湖路不仅修好了,还装上了围栏。

  “修好路只是第一步,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和有意向的企业接洽,接下来会针对白塘内湖的旅游开发,做好文章。”何声思说,今年9月起,该村11个村民小组组长成为联络员,相比以往每月一天固定接访,现在村民随时可以将诉求告知村民小组组长,他们收集诉求后第一时间向“三问”工作室反馈,更快、更早推动问题化解。

  而在定安县龙门镇和梅村,结合水塔咖啡和梅店,该村所属行政村双塘村正在这里打造户外“三问”工作室,以更轻松的环境,让村民更好地畅谈心声。

  定安县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10月,定安全县137个“三问”工作室收集登记问题1180个,协调解决社情民意等诉求1168宗。

  记者还从定安县有关部门获悉,瞄准群众最关切的就业问题,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定安还培育“定安护工”“定安粽娘”“定安大咖”等一批特色劳务品牌,近年来每年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上万人。同时,推动乡村移风易俗,把农村宗祠打造成为“文化礼堂”,以精神文明力量为乡村振兴再添保障。

  (本报定城11月27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自贸港观察 焦点
   第004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5版:聚焦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第006版:本省新闻
   第007版:昌江视点
   第008版:定安观察
   第009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10版:世界新闻
   第011版:健康周刊
   第012版:广告
定安:乡村有气质 振兴有路子
定安封浩村稻田有三变
定安打造2个农业科技展示示范基地
定安县首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成功落地
定安发布农业农村灾后恢复措施
点亮小路灯 照亮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