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方便!办事方便了,生活更舒心了!”3月28日,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居居民委员会便民服务大厅,原南滨农场居民周奇君高兴地对海南日报记者说,办好一项社保业务,才花了不到10分钟。
设“居”,是海南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实施新一轮农垦改革,在农垦社会管理属地化过程中的创新之举。各地辖区政府在垦区设立以“居”命名的基层社会治理单位82个,政府授权为垦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2017年3月,农业部在海口市召开全国深化农垦改革现场推进会,充分肯定海南农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环境变好了,办事方便了
过去,垦区存在许多“三不管”地带,这些地方的基础建设和环境治理面临着脏乱差的难题。如今,这些问题大多有了解决之道。
以三亚市为例,其辖区内国营农场实施农垦社会管理属地化管理后,成立南滨居、立才居、南新居、南田居、南岛居,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将城市管理机制嵌入其中,实行网格化管理。居以网格为单位,“两委”成员兼任网格长,实行垦区社会职能全覆盖,及时了解群众的心声,化解区域内出现的各种问题。
“发现噪音污染、垃圾乱丢等现象,通过手机向网格员反映,很快就有回应,问题都能得到化解。”家住三亚南新居的退休职工马立国表示,如今垦区不再是“脏乱差”“三不管”地带,生活环境更好了。
不再“等靠要”,拼的是实力
4月1日,正是周末,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内,游客络绎不绝,观光车穿流如梭。这里已成为琼北旅游的新亮点。公园不仅能够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完成超过半年的工程量,并且克服了约一个月的雨天影响,实现在今年春节前夕顺利开园。
“新一轮农垦改革,我们只有甩开膀子干,企业才有前途,不再‘等靠要’‘拿补贴’。”海垦建工集团董事长羊博锴表示,改革让垦区企业彻底下海“游”向市场,要想生存下去,拼的是实力。
快,不仅在于一股拼劲,更出自一套不断改革走向完善的运营机制。仅2017年,海垦控股集团推进农垦市场化改革,出台授权清单,两次向旗下二级企业下发权限,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
今年初,海垦控股集团出台投资委员会工作流程有关规定,建立快速审批机制,严格规定审批时限,促进项目落地。以合作开发类投资项目为例,如项目资料齐全、符合集团审核要求等条件,最快可13个工作日获批,相较于此前最少缩减180天以上。
“泡池+煮温泉蛋”正在改变
2017年,新一轮农垦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海垦控股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7年实现汇总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39.24%;利润总额4.62亿元,与2016年相比,扭亏为盈,增盈6.51亿元。
海垦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表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海南农垦要由大变强、实现弯道超车,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位于儋州市的原国营蓝洋农场,一个主要以地热田、冷热泉、溶洞和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正要揭开神秘的面纱。沉寂多年的蓝洋温泉旅游区,即将以新的面貌迎客。这是新成立的海垦旅游集团推出的一个重大项目。
“以前,各地农场的项目经常是建个加工厂,或者搞个种植园,温泉旅游就是‘泡池+煮温泉蛋’,产业在低端徘徊。”4月2日,研究农垦历史多年的海南农垦博物馆顾问林旭飞向记者表示,如今,大型商业综合体海垦广场、高端旅游休闲项目蓝洋莲花山地质公园,以及日前奠基的海南·农垦科技城项目相继亮相,甚至海垦控股集团“走出去”收购印尼最大的橡胶企业股权,集团发展呈现新作为、新气象。
翻开海南农垦的历史,也是一段改革史。如今,农垦的改革仍在持续。
(本报海口4月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