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敏飞
12月初,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年度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景区进行公示。公示信息显示,22家4A级旅游景区被予以摘牌、降级、限期整改等处理。据悉,2019年、2021年、2022年,山东分别有21家、25家、17家4A级景区受到处理,今年又有22家。业内人士指出,地方通过摘牌、降级等手段倒逼景区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应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激励景区不断创新。(12月19日《工人日报》)
前些年,一些A级景区丑闻不断,但牌子依然很稳,这一度引发关注与争议。如今,一些地方积极行动,开始对不合格的景区进行摘牌、降级、限期整改等处理,这符合社会预期、契合公众期待。A级景区不应该是终身制,应该有必要的优胜劣汰机制,允许优秀的、合格的景区加入进来,也要将一些不合格的景区踢出去。如此,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从此次山东省被摘牌或是被处理的A级景区来看,虽然结果大同小异,但原因却不尽相同。有些景区是因为位置较偏、荒滩众多、知名度较低;有些是经营情况受季节影响大,收入不稳定,时而陷入困难境地;有些是设施设备老化、管理服务不足;还有些则是缺乏资金和专业运营团队,景区难以精细化运营……情况各不相同,被处理虽然在意料之中,但不少景区遭受如此待遇,还是让人倍感可惜。
对A级景区进行处理,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倒逼景区与时俱进,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让游客有更加满意的体验。优胜劣汰机制的存在,就是一把高悬的利剑,给各个景区以警示,该提升服务的提升服务、该优化管理的优化管理、该革新观念的革新观念。这样的警示,可以凝聚更多的共识,让各个景区有更多发展提升的内生动力。
更进一步来说,对不合格景区进行处理不能只是“处罚了事”,而应有更多的行动与作为。比如,对各个景区出现的问题,有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无论是观念、服务乃至管理上的问题,上级主管部门其实都可以介入,帮助景区改进、提升、完善。毕竟,一些资源丰富的A级景区若是就此“沦落”,还是非常遗憾的,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景区自身,都应该积极想办法、想对策,不断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帮助景区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同时,也要积极鼓励景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多做对长远发展有益的文章。
总之,对不合格景区,不仅要处理,更要“治病”。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不合格景区进行改进、提升、完善,A级景区的评定才能更好地循环起来,也才能不辜负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