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热科院引导科技资源下沉一线,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一所对一县” 科技助农更精准

  ■ 本报记者 陈彬

  “龙合村原来是一个空壳村,没有产业支撑,在科研院所的帮助下,通过发展黄灯笼椒产业,一年多来已经带动村民们增加了30多万元产业收入,村集体收入有10万元。”近日,在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龙合村的辣椒种植基地里,省工信厅派驻龙合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郭田军说。

  不到两年时间,从一个昔日的空壳村,到如今的产业村,龙合村实现蜕变的“金钥匙”是什么?答案,就藏在该村的一座辣椒育苗大棚里。这是一座标准化育苗大棚,统一采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的黄灯笼辣椒新品种“热辣2号”,在科技力量支撑下,当地特色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去年5月,在省政府及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中国热科院开展“一所对一县”行动,安排每一个所(站)作为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分别对接海南18个县(市),以科技支撑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

  A

  精准对接 | 破解产业痛点

  产业所需,就是科技助农的发力点。每个市县资源条件、特色产业各有差异,面临的产业技术难题也不一样,“一所对一县”行动通过引导科技资源向生产一线汇集,让科技助农更加精准高效。

  “守着宝地却过穷日子”,曾是龙合村的真实写照。该村位于羊山地区,土壤中蕴含丰富的矿物质,十分适合种植黄灯笼等各种椒类。

  “由于黄灯笼椒在海南长期以零星种植为主,生产上存在种性退化、栽培技术不过关等问题,导致坐果率低、品质不稳定,使得这一珍稀资源不能大规模开发和集约化生产。”中国热科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冬季瓜菜研究中心主任刘子记说。

  与传统主栽品种相比,“热辣2号”品种优势明显,不仅发芽率更高,抗病能力更强,还比主栽品种早熟50天左右。

  虽然有了好品种,但村民的育苗方式不够科学规范,用一根竹子简单搭棚就开始育苗,经常是“一下雨苗就全废了”,导致育苗成活率很低。为了提升农户育苗水平,中国热科院品资所多次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田间培训,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帮助农户们解决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难题。

  为了帮助村里更好地发展辣椒产业,去年9月,中国热科院与龙合村合作建设火山辣椒标准化育苗示范基地,实现黄灯笼辣椒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供应,更好地保证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B

  示范推广 | 促进高效转化

  “良种+良法”,是农业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在“一所对一县”行动中,中国热科院通过建立长效化技术服务模式,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橡胶树应该怎么种?对于有经验的老胶农来说,并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在胶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如何既保证橡胶产量,又调动胶农们种植的积极性,这里边就需要一些“科技学问”了。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直属企业3场,有一片“橡胶+油茶+N”全周期林下种植示范基地,由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指导建设。老胶工韦仲海负责示范基地的日常管理,在他看来,这片基地的种植管理模式跟他此前见过的都不一样。

  “传统的橡胶种植密度较大,平均每亩地种33株,特别是一些早期的民营胶园盲目追求产量,没有按照科学规范种植,普遍出现‘大树压小树’现象,植株长得不均匀,导致产量较低。”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科技人员李艺坚介绍。

  韦仲海对此深有同感,他自家承包的30亩地一共种了1200株橡胶,“以前橡胶树种得太密,环境荫蔽,出现大量死皮,导致有效株数少,现在能割的才400株左右。”

  在“橡胶+油茶+N”示范基地里,植株窄行距4米,宽行距20米,平均每亩种植橡胶28株。亩均植胶数比传统胶园少了,产量能保证吗?李艺坚告诉记者,示范基地里统一种植“热研917”等新品种,这些橡胶品种直立窄冠,不易荫蔽,而且抗风性较好,属于高产胶。经过科学测算,亩产量不低于传统胶园。

  更重要的是,示范基地的宽行距,为发展林下经济预留了足够空间。“在中国热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现在种的是油茶,今后还想引进企业种植南瓜、凤梨等矮株作物,通过示范种植引导胶工们发展多种橡胶林下经济。”七坊镇直属企业党支部书记李树波表示。

  C

  整合资源 | 带动产业升级

  据了解,“一所对一县”行动开展以来,中国热科院已与我省18个市县签署合作协议,累计推广10多个主导品种和20余项主推技术,通过整合院内各研究所的资源力量,帮助各市县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海南豇豆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热科院组织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单位专业团队,深入三亚、陵水、乐东、东方等豇豆主产区推广“防虫网+”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达1万亩。

  香料饮料研究所在文昌重兴镇建立香料科研成果转化小站,带动万宁、文昌等构建斑兰叶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以科技支撑万宁南桥镇桥北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此外,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在临高与企业共同建立海南省凤梨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全方位支撑凤梨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围绕琼中所需,建立“政策建议+产业规划+技术攻关”的全方位科技服务模式,提供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建议20余条。

  “下一步,我们还将围绕市县主导产业,建立集品种展示、技术集成、科学普及于一体的科研示范基地,形成一批‘一所对一县’行动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产业提档升级和融合发展,不断提高科技支撑产业贡献率。”中国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海口1月4日讯)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本省新闻关注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营”在自贸港 “画”说新海南——优化营商环境专刊
   第006版:新海垦
   第007版:专题
   第008版:文件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世界新闻
   第012版:广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广告
“一所对一县” 科技助农更精准
我省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今起报名
省委网信办召开部分餐饮企业 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培训会
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会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
海口征集评选“十大最美乡村”
2024年海南省无偿献血宣传月活动启动
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彭家典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琼海开展防范依托咪酯 滥用禁毒宣讲教育活动
追星“熊猫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