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白的诗旅人生

  ■ 海滨

  李白是冠绝千古的诗仙文豪,是潇洒飘逸的道家名士,是文采斐然的翰林供奉,是意气纵横的豪侠剑客,是诗酒风流的饮中仙翁;他一生漫游大唐王朝的名山大川,探访盛世巅峰的通都大邑,仗剑长啸,把酒问天,以诗为媒,以笔为旗,行至四海八荒,情寄古往今来,心系社稷苍生,志在自由理想,发赤子之天性,运如椽之巨笔,抒人间之真情,留不朽之篇章。

  李白一生六十三个春秋,遍游名山大川,也足涉诸多小山。他在故乡匡山读书,在峨眉山感慨“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在庐山以诗笔拉长了瀑布,在君山把洞庭湖化作了美酒,把九子山改成了九华山,在泰山游历了天上仙境,在商山寻访四皓遗踪,在终南山留下“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回眸凝望,在太白山书写“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的遗世情怀,在嵩山狂歌呐喊“与尔同销万古愁”,在燕山对雪悲叹“纷纷吹落轩辕台”,梦游天姥山的历程仿佛是他人生起伏的投射,寄情敬亭山的境界更是他与天地对话的写照。

  李白为湖北安陆寿山这样一座名气不大的小山所代写的信函,不仅成就了寿山的千古盛名,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李白人生的总钥匙。

  李白离开故乡四川后,漫游长江一线,二十七岁时在湖北安陆成家,夫人是前朝宰相许圉师的远房孙女。婚后的李白经常隐居在白兆山和寿山,过起了幸福甜蜜的桃花源般的生活,似乎把几年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已将书剑许明时”的远大志向抛在了脑后。李白的好友孟少府,给李白隐居的寿山写了封信,请李白代转。在信中,孟少府责备寿山以清幽的林泉滋养着李白的成仙之道,浇灭了李白奋发有为的斗志。李白看明白了,原来好友孟少府是借责备寿山来批评李白不思进取。于是李白以《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来回应。在回信中,李白不仅表明了自己继承传统儒家基本的进退处世态度——“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而且提出了在当时“大道如青天”的盛世达途中的非功利价值取向的儒道相济互补的“三步走”人生攻略,即:首先,得山川涵养身心后主动离开寿山,把求仙的事儿放下——“餐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其次,要为社稷民生建功立业——“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最后,效法范蠡和张良,在实现政治理想后功成身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

  面对达与穷,如何自处?身处进与退,如何自安?这是李白在寿山为自己设计了近乎完美的人生道路,也是他未来数十年上下求索的实践路径,更是我们理解李白诗旅人生的一把总钥匙。

  李白的漫游,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而是以干谒求仕进的人生探索。唐人谋求仕进,常见的途径大致有科举考试、门荫入仕、“终南捷径”,或者依靠荐举。其中,荐举一途,以其不走寻常路、奇迹般的快速通道性质的特点,为不少读书人所向往。而要实现荐举,就得采取干谒行动,即向地方高官和中央权贵自我推荐,表现自己的才具,获得对方的认可甚至赞许,最终被推荐到朝廷进入仕途。无论是南北漫游干谒,还是探访通都大邑,李白的终极目标都是政治理想的寄托——长安。

  李白大约在三十岁,从湖北安陆赴长安,希冀通过朝中重臣结交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唐玄宗的亲妹妹,如果她能出面推荐,李白或许就能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然而,李白被安排在玉真公主位于终南山的别馆中,在凄风冷雨中久久恭候而没有结果。经历政治探索道路的首次重创,李白垂头丧气地离开长安,漫游过程中陆续写下《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千古名篇,表达自己仕途困顿的不平之气,抒发功业难成的万古之愁。

  幸运的是,李白四十二岁时,应召赴京供奉翰林,仰天大笑出门去,开启了三个年头的长安生活。一方面,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宠遇,既有过“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的得意时光,又曾纵笔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另一方面,李白并没有能像后来的白居易那样担任草拟诏令的内廷顾问——翰林学士,而是和音乐家李龟年、画家韩幹一样,只是点缀太平盛世、歌颂皇恩浩荡的文艺侍从——翰林供奉。李白想要成为辅佐皇帝造福苍生的宰相,而不是仅仅享受荣华富贵。于是,李白请辞,玄宗赐金放还。这次重创给李白带来的内心痛苦可想而知。

  李白五十三岁时,逃离暗藏危机的幽州,再次奔赴长安,向朝廷揭露安禄山反叛的行迹,希望玄宗早作决断,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国效命。但依然无果而终。

  三入长安,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后来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导致长流夜郎,参加李光弼平叛军队而因病退出;李白所有的政治探索都失败了,但这也让李白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经过这重重坎坷与磨砺,李白的诗歌却更臻成熟境界。

  杜甫曾评价李白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为什么呢?

  虽然古往今来,人们多以天纵之才、天才诗仙的美名褒扬李白,但李白的诗歌成就实际上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更高层次的自由精神所致。李白善于学习和继承,他向经典学习,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也,十岁通诗书,十五岁有志于学,十五岁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岁学神仙,仙游未曾歇,十五岁学剑术,遍干诸侯,杂学旁收之外,特别属意《文选》之学,以至于前后三拟文选,不如意,悉焚之;他向民间学习,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以长江和黄河为主脉,深得南北文化的多重滋养;他向自然学习,得江山之助;他向历史学习,裴斐先生统计李白诗歌中多次出现的历史人物有158位之多;他向当代学习,浸淫在神来气来情来的盛唐气象中,他仰望燕许大手笔,致敬夫子孟浩然……

  李白在广泛吸收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营养的基础上,以圣代复元古、大雅振新声为己任,在文学尤其是诗歌方面,崇尚独立创造,追求自然天成,古体今体绝句歌行运用浑化自如,得心应手,没有哪一种题材,没有哪一种体裁能牢笼和限制李白的无尽诗思,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卓异的创作才华,李白的精神以文字的方式流传更加广远,千载之下,相视而笑,万里之外,心心相印。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4版:两会前奏
   第005版:“营”在自贸港 “画”说新海南——优化营商环境专刊
   第006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7版:观点
   第008版:专题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世界新闻
   第012版:广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李白的诗旅人生
滋味
疙瘩(外二篇)
昌江棋子湾
速写
《暖阳》(水彩画)
年画趣谈